[发明专利]一种防沿面漏电的板式高电场基本单元和反应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52774.0 | 申请日: | 2017-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1062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6 |
发明(设计)人: | 章旭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商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T19/00 | 分类号: | H01T19/00;B01D53/32 |
代理公司: | 33224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黄平英<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31001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第二电极 第一电极 非金属隔板 漏电 基本单元 高电场 板式 高压电源 反应器 通孔 平行布置 形状设计 沿面距离 板状 能耗 隔离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沿面漏电的板式高电场基本单元和反应器,基本单元包括高压电源、导线、以及相互平行布置且呈板状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分别通过导线与高压电源连接,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由非金属隔板隔离形成高电场空间,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与非金属隔板的接触部分设置通孔。本发明中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与非金属隔板的接触部分设有通孔,非金属隔板采用上下粗细不一的形状设计,以达到增加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通过非金属隔板沿面距离的目的,从而防止漏电,减少能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废气处理设备,具体涉及一种防沿面漏电的板式高电场基本单元及反应器。
背景技术
高场强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等离子体的产生、静电除尘、灭菌、植物生长促进、废气治理等领域。在高场强技术中,高电压电极板与低电压电极板之间一般采用非金属隔板隔离。由于电场强度大,高电压电极板与低电压电极板之间的容易通过非金属隔板漏电。一旦发生漏电现象,不仅损耗电能,还容易产生沿面放电,影响电场强度。通常的预防漏电的方法是在非金属隔板上刻槽,以增加高电压电极板与低电压电极板之间的沿面距离。但是该方法很难在小空间、高场强的场景中应用;在该场景中非金属隔板本来就已经很小,如果在非金属隔板上刻槽不但耗时、耗力,而且效果不佳。于是,需要一种无需在非金属隔板上刻槽的方法预防漏电的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沿面漏电的板式高电场基本单元和反应器,无需在非金属隔板上刻槽。
一种防沿面漏电的板式高电场基本单元,包括高压电源、导线、以及相互平行布置且呈板状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分别通过导线与高压电源连接,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由非金属隔板隔离形成高电场空间,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与非金属隔板的接触部分设置通孔。
优选地,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至少一个表面部分或全部覆盖非金属介质。
本发明中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与非金属隔板的接触部分设有通孔,非金属隔板采用上下粗细不一的形状设计,以达到增加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通过非金属隔板沿面距离的目的,从而防止漏电,减少能耗。
优选地,所述非金属隔板的两端的端面部分伸入通孔。
优选地,所述通孔的形状为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或多边形,其中所述通孔的周长为非金属隔板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接触面的总周长的1-10倍。
凹槽与非金属隔板的相对位置,以及非金属隔板周长与非金属隔板和第一电极或第二电极接触面的周长的比例对放电单元的处理效率产生影响,在上述优选设置下,放电单元的处理效率达到最佳。
优选地,所述通孔的总面积占对应电极总面积的1%到10%。
优选地,所述非金属隔板为上下粗细不均的方型、圆柱型或扇型。此处的上下是指由第一电极至第二电极方向或相反方向。
优选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的间距为20~50mm。
非金属介质的形状为致密性膜的板、或多孔性膜或板、或前述两种形状的复合物。
优选地,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形状为圆板形或平板形。
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材质为金、银、铂、铁、不锈钢、铜、铝或前述电极材质的复合物;非金属介质粘附或者涂覆在第一电极或第二电极的表面;非金属介质和非金属隔板的材质为氧化铝、氧化硅、云母、玻璃、氧化锆、氧化钛、橡胶、胶水、有机物制成的板材等或前述非金属介质的复合物。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防沿面漏电的板式高电场反应器,包括有相互独立的一个或多个所述板式高电场基本单元。
优选地,相邻板式高电场基本单元的连接方式为:
相邻的两个基本单元并联,各个基本单元的两个电极之间构成独立的高电场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商大学,未经浙江工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5277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