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LED驱动装置及调光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52405.1 | 申请日: | 2017-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121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叶美盼;蔡拥军;叶青植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士兰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3/08 | 分类号: | H05B3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成创同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9 | 代理人: | 蔡纯;张靖琳 |
地址: | 310012***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亮度控制信号 调光器 功率转换模块 第一开关 调光接口 调光系统 控制信号 直流母线电压 直流输出信号 直流调光器 电能传输 调光信号 控制模块 自动识别 整流桥 兼容 驱动 转换 申请 | ||
本申请公开了LED驱动装置及调光系统。所述LED驱动装置用于驱动LED灯,包括:整流桥;调光接口模块,用于产生第一亮度控制信号和第二亮度控制信号;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亮度控制信号产生第一开关控制信号;以及功率转换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开关控制信号将直流母线电压转换成直流输出信号,其中,所述调光接口模块根据来自调光器的调光信号,或者来自另一LED驱动装置的第二亮度控制信号产生所述第一亮度控制信号,所述功率转换模块根据所述第一亮度控制信号控制电能传输,从而调节所述LED灯的亮度。该LED驱动装置可以自动识别不同类型的调光器,与现有的0‑10V直流调光器完全兼容,允许多个LED驱动装置共用调光器,同时避免彼此干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源控制技术,更具体地,涉及LED驱动装置及调光系统。
背景技术
在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LED)用于照明领域时,采用LED调光系统调节亮度以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或者根据环境需要调光以降低能耗。采用LED调光系统可以调整LED的亮度和色温,以达到用户的需求。
LED调光系统例如采用传统的可控硅调光器。然而,可控硅调光器存在维持电流一致性不一的问题,而且各个国家、各个品牌的产品也存在差异,容易出现调光器兼容性的问题。此外,在调光过程中还会出现闪烁等现象。
进一步改进的LED调光系统采用调光器提供调光信号,采用功率转换模块提供直流输出电压,根据调光信号改变流过LED灯的电流实现调光。调光器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包括无源调光器、直流有源调光器和脉宽调制(PWM)调光器。无源调光器从外部获得恒定的直流电流,并且采用电位器获得分压以产生直流调光信号。直流有源调光器包括内部的供电电压,并且采用电位器获得分压以产生直流调光信号。PWM调光器包括内部的PWM信号发生器,用于产生PWM信号作为调光信号。该调光信号的占空比用于表征LED亮度。功率转换模块可以适应宽范围的供电电压并且提供稳定的电流,并且可以实现智能调光,因此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
进一步地,已经开发出调光系统,其中,采用一个调光器控制多个LED驱动装置。例如在学校、商场、体育场等应用场合,在不同的位置分别设置多个LED灯,分别采用不同的LED驱动装置提供电流,从而满足照明需求。
图1示出根据现有技术的LED调光系统的示意性框图。该LED调光系统包括并联的LED驱动装置120和220,分别为LED灯130和230提供驱动电流。调光器110例如是无源型调光器,包括输入端和输出端。调光器110的输入端连接至LED驱动装置120和220,分别获得恒定电流Is1和Is2。调光器110的输出端连接至LED驱动装置120和220,从而提供公共的调光信号Vadj。如上文所述,该调光信号为直流电压信号。
然而,多个LED驱动装置并联时,调光器接收的恒定电流Is1和Is2叠加,使得调光量程明显减小。例如,在总电流增加一倍时,电位器最大调节至1/2位置即达到满量程。甚至由于电流过大使得调光器损坏。进一步地,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多个LED驱动装置的上电时序不一致,彼此造成干扰,甚至影响到LED驱动装置的正常工作。
因此,现有的LED调光系统在采用单个调光器控制多个并联的LED驱动装置时仍然存在着调光器与多个LED驱动装置之间以及多个LED驱动装置彼此之间的干扰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ED驱动装置及调光系统,其中,多个LED驱动装置分为彼此通信的主机和从机,调光器仅与主机相连接,从而不仅实现单个调光器控制多个LED驱动装置而且抑制多个LED驱动装置之间干扰的技术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士兰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士兰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524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