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磷酸提铀制程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51569.2 | 申请日: | 2017-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374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发明(设计)人: | 黄飞熊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飞熊 |
主分类号: | C22B60/02 | 分类号: | C22B60/02;C22B3/3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世誉鑫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68 | 代理人: | 仲伯煊 |
地址: | 中国台湾高***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磷酸 提铀制程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磷酸提铀制程,其包含有第一循环反应以及第二循环反应;第一循环是用D2T或D2D(萃铀能力较差,较便宜)萃取剂从磷酸(含铀量约65~70μg/ml中分五段(MS101~105)连续萃取铀(铀含量增加5倍)以及反萃段用30%含Fe2+磷酸(还原酸)分三段(MS106~108)连续反萃铀到磷酸中(铀浓度再浓缩34.7倍),则第一循铀含量可达到10g/l以上,而一旦还原酸Fe2+浓度不足须立即补足,为避免Fe2+被氧化(MS106~108)反应槽必须水封并用氮气钝化,且B‑73(Fe3+/Fe2+)的比值须控制在定值,借此来克服第一循环反萃效率不佳的情况,另外第二循环反应中所使用的D2T或D2D萃取剂以及D‑45铀同样要维持在定值10g/l以上,并将含有高浓度铀的萃取剂以稳定的速度进料,使产品的含铁量大幅降低而提高产品纯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提铀制程;更详而言之,特别是关于一种能提升第一循环反应反萃段效率以及降低第二循环反应反萃段严重乳化现象的磷酸提铀制程。
背景技术
首先,第一循环反应反萃段发现还原酸B-73亚铁离子(Fe2+)过低时,还原酸不仅无法将有机相的铀萃下,且还原酸的铀反而被有机萃取剂带走,虽然根据以往的经验知道补充亚铁离子(Fe2+)但是每当碰到异常时才再补充亚铁离子(Fe2+)会导致耗费人力,因此解决第一循环反应反萃段效率不佳是有其必要性。
接着在进行第二循还反应时发现反萃段产生严重的乳化现象,使得有机和碳酸铵液无法澄分,因此必须要停机清理乳化物再将乳化物储存在50加仑桶中保存,并将机台内的液位补足后重新开机运转,但隔日又因产生严重乳化而被迫再度停机清理,而经过数次开开关关清理乳化物后,仍无法从设备上去改善乳化问题,只好将V-205、V-209两槽内的有机物泵入第一循环重新配制D2D(0.4mol D2EHPA、0.1mol DBBP-Kerosene),并将重新配制的D2D泵入V-205中再次开机运转,但运转3小时后仍旧产生乳化,然查阅以往现场纪录发现第二循还反萃段的乳化问题早已存在,但因先前进行第二循还反应中所使用的药剂量小且更换容易,固一直未彻底改善。
又第一循环反应与第二循还反应成连锁关,固须同时改善第一循环反应与第二循还反萃效率不佳的问题是有其必要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磷酸提铀制程。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磷酸提铀制程,其包含有第一循环反应以及第二循环反应;
所述第一循环反应包含有萃取段以及反萃段,其中,反萃段所使用的D2T(0.5M的双(2-乙基己基)磷酸酯(D2EHPA)与的三辛基氧化膦-煤油(0.125M TOPO-Kerosene)混合)浓度须维持在定值,还原酸P2O5浓度也须控制在定值,一旦还原酸浓度不足须立刻补充,且B-73(Fe3+/Fe2+)的比值须控制在定值,并降低B-62(Fe2+)以减少铁在第二循环中与双氧水(H2O2)的用量和产品的杂质;
所述第二循环反应包含有萃取段以及反萃段,其中,反萃段使用D2D或是D2T做为萃取剂,而D-45的铀要维持在高含量,脱洗用的碳酸铵浓度也须维持在定值,且需定时排放沉淀于反应池池底的Aq,并使含有高浓度铀的萃取剂以稳定的速度进料,且Org:Aq的比例须维持在定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飞熊,未经黄飞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5156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