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均压模块及电子器件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50362.3 | 申请日: | 2017-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345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盛财旺;王治翔;高冲;魏晓光;查鲲鹏;张娟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中电普瑞电力工程有限公司;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2M1/00 | 分类号: | H02M1/00;H02M1/3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吴黎 |
地址: | 102209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块 电子器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均压模块及电子器件。该均压模块包括:至少两个第一能量吸收单元,其一端与相邻的两个串联连接的电气模块之间的连接端连接;第二能量吸收单元,其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个第一能量吸收单元的另一端连接。本发明通过上述方式,降低了多个串联连接的电气模块层间电压分布的不均匀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电子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均压模块及电子器件。
背景技术
随着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广泛应用,换流阀作为该技术的核心装备能够长期可靠运行至关重要。换流阀支撑和屏蔽系统包含多个金属部件,每个金属部件之间和对地存在杂散电容,在换流阀在陡波冲击电压作用下,由于各金属部件对地电容的分流作用导致流过各拓扑单元的电流不相等,进而造成模块间电压分布不均衡。为了保护换流阀能够长期可靠运行,需采取必要的均压措施。
对于现有换流阀,采用分体式屏蔽的方法适当地限制杂散电容的分流作用,但是由于屏蔽罩对地电容的存在,在高频陡波冲击作用下,模块间电压不均衡性仍然较为明显。因此,现有技术通过在每个阀模块当中并联组件电容的方法,对模块进行均压。通过该种均压方法需保证组件电容参数的一致性,同时电容将承担一个阀组件的电压。在该种情形下,均压后的层间电压不均匀度仍然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均压模块及电子器件,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通过电容进行层间均压时,均压效果不好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使多个串联连接的电气模块上的电压均衡的均压模块,包括:至少二个第一能量吸收单元,其一端与相邻的两个串联连接的电气模块之间的连接端连接;第二能量吸收单元,其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个第一能量吸收单元的另一端连接。
可选地,该均压模块还包括:第三能量吸收单元,其一端与首部的电气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另一端与首部的电气模块及其相邻的电气模块连接的第一能量吸收单元的另一端连接;和/或第四能量吸收单元,其一端与尾部的电气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尾部的电气模块及其相邻的电气模块连接的第一能量吸收单元的另一端连接。
可选地,该均压模块还包括:第一能量吸收单元包括串联或并联连接的至少一个避雷器单元;和/或第二能量吸收单元包括串联或并联连接的至少一个避雷器单元。
可选地,第三能量吸收单元包括串联或并联连接的至少一个避雷器单元;和/或第四能量吸收单元包括串联或并联连接的至少一个避雷器单元。
可选地,电气模块包括换流阀模块。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使两个串联连接的电气模块上的电压均衡的均压模块,包括:第一能量吸收单元,其一端与相邻的两个串联连接的电气模块之间的连接端连接;第二能量吸收单元,其一端与第一能量吸收单元的另一端连接,其另一端与首部的电气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第三能量吸收单元,其一端与第一能量吸收单元的另一端连接,其另一端与尾部的电气模块的输出端连接。
可选地,第一能量吸收单元包括串联或并联连接的至少一个避雷器单元;和/或第二能量吸收单元包括串联或并联连接的至少一个避雷器单元;和/或第三能量吸收单元包括串联或并联连接的至少一个避雷器单元。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电气模块包括换流阀模块。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器件,包括:串联连接的至少两个电气模块;根据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的均压模块,用于使串联连接的至少两个电气模块上的电压均衡。
可选地,电子器件是换流阀,电气模块是换流阀模块。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至少两个第一能量吸收单元的一端与相邻的两个串联连接的电气模块之间的连接端连接,第二能量吸收单元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个第一能量吸收单元的另一端连接,降低了多个串联连接的电气模块层间电压分布的不均匀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中电普瑞电力工程有限公司;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中电普瑞电力工程有限公司;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5036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2M 用于交流和交流之间、交流和直流之间、或直流和直流之间的转换以及用于与电源或类似的供电系统一起使用的设备;直流或交流输入功率至浪涌输出功率的转换;以及它们的控制或调节
H02M1-00 变换装置的零部件
H02M1-02 .专用于在静态变换器内的放电管产生栅极控制电压或引燃极控制电压的电路
H02M1-06 .非导电气体放电管或等效的半导体器件的专用电路,例如闸流管、晶闸管的专用电路
H02M1-08 .为静态变换器中的半导体器件产生控制电压的专用电路
H02M1-10 .具有能任意地用不同种类的电流向负载供电的变换装置的设备,例如用交流或直流
H02M1-12 .减少交流输入或输出谐波成分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