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负介电各项异性液晶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49238.5 | 申请日: | 2017-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180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发明(设计)人: | 舒克伦;王明霞;刘欢;邢文晓;李正强;王一平;鲍永锋;员国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家庄诚志永华显示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K19/20 | 分类号: | C09K19/20;C09K19/32;C09K19/30;C09K19/34;C09K19/12;C09K19/4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兰台律师事务所 11354 | 代理人: | 刘俊清;张峰 |
地址: | 05009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负介电 各项 异性 液晶 组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介电各项异性液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组合物包含有一种或一种以上式I所示A‑R0‑B化合物作为第一组份,包含一种或一种以上式Ⅱ所示化合物作为第二组分,A‑R0‑B Ⅰ 本发明所提供的液晶组合物具有良好的对光和热的稳定性,较低的粘度,可以通过调节单体比例得到较为宽泛的折射率、较高的清亮点(很宽的使用温度范围),尤其是液晶组合物具有较高的光的穿透率,因而显示器件具有较高的亮度或是具有节能省电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液晶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负介电各项异性液晶组合物及其含有此类液晶的液晶显示器件。
背景技术
目前,液晶化合物的应用范围拓展的越来越广,其可应用于多种类型的显一种负介电各项异性液晶组合物示器、电光器件、传感器等中。用于上述显示领域的液晶化合物的种类繁多,其中向列相液晶应用最为广泛。向列相液晶已经应用在无源TN、STN矩阵显示器和具有TFT有源矩阵的系统中。
对于薄膜晶体管技术(TFT-LCD)应用领域,近年来市场虽然已经非常巨大,技术也逐渐成熟,但人们对显示技术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尤其是在实现快速响应,降低驱动电压以降低功耗等方面。液晶材料作为液晶显示器重要的光电子材料之一,对改善液晶显示器的性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作为液晶材料,需要具有良好的化学和热稳定性以及对电场和电磁辐射的稳定性。而作为薄膜晶体管技术(TFT-LCD)用液晶材料,不仅需要具有如上稳定性外,还应具有较宽的向列相温度范围、合适的双折射率各向异性、非常高的电阻率、良好的抗紫外线性能、高电荷保持率以及低蒸汽压等性能。
对于动态画面显示应用,消除显示画面残影和拖尾,要求液晶具有很快的响应速度,因此要求液晶具有较低的旋转粘度γ1;另外,对于便携式设备,为了降低设备能耗,希望液晶的驱动电压尽可能低;而对于电视等用途的显示器来说,对于液晶的驱动电压要求不是那么的低。
液晶化合物的粘度,尤其是旋转粘度γ1直接影响液晶加电后的响应时间,不管是上升时间(ton)还是下降时间(toff),都与液晶的旋转粘度γ1成正比关系,上升时间(ton)由于与液晶盒和驱动电压有关,可以通过加大驱动电压的方法与降低液晶盒盒厚来调节;而下降时间(toff)与驱动电压无关,主要是与液晶的弹性常数与液晶盒盒厚有关,盒厚的趋薄会降低下降时间(toff),而不同显示模式下,液晶分子的运动方式不一样,TN、IPS、VA三种模式分别与平均弹性常数K、扭曲弹性常数、弯曲弹性常数成反比关系。
依照液晶连续体理论,各种不同的液晶在外力(电场、磁场)作用下发生形变后,会通过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会“回弹”回原来的形状;同样的,液晶也是由于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形成“粘度”。液晶分子的微小变化,会使液晶的常规参数性能发生明显的变化,这些变化有的是有一定规律的,有的似乎不易找到规律,对于液晶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也会产生明显的影响,这些影响非常微妙,至今也没有形成很完善的理论解释。
液晶的粘度与液晶分子结构有关,研究不同液晶分子形成的液晶体系的粘度与液晶分子结构之间的关系是液晶配方工程师的重要任务之一。
液晶面板能耗高的原因是只有大约5%左右的背光能够穿透显示器件,而被人眼捕获,绝大部分光是被“浪费”了的。如果能够开发出光穿透率高的液晶,即能够降低背光强度,从而实现节省能耗的目的,延长设备的使用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液晶组合物具有良好的对光和热的稳定性,较低的粘度,可以通过调节单体比例得到较为宽泛的折射率、较高的清亮点(很宽的使用温度范围),尤其是液晶组合物具有较高的光的穿透率,因而显示器件具有较高的亮度或是具有节能省电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家庄诚志永华显示材料有限公司,未经石家庄诚志永华显示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4923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识别的场景灯控系统
- 下一篇:一种侧键结构及具有所述侧键结构的移动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