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纺织面料的染整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48879.9 | 申请日: | 2017-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048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陆伟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市乐德维织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P1/39 | 分类号: | D06P1/39;D06P1/673;D06P1/653;D06P3/82;D06P5/00;D06P5/02;D06M11/76;D06M13/292;D06M101/10;D06M101/38 |
代理公司: | 苏州诚逸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13 | 代理人: | 郑丽玲 |
地址: | 2155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纺织 面料 染整 工艺 | ||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纺织面料的染整工艺,所述纺织面料的染整工艺的步骤包括:(1)织物精炼、(2)染色、(3)印花、(4)整理,本发明的纺织面料的染整工艺具有手感舒适,同时简化织造工序,提高生产效率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纺织面料的染整工艺。
背景技术
织物是一种通过织机由经纱和纬纱纵横交织而成的纺织品,普遍用于服装面料、装饰布料以及产业用布等领域。织物可以采用一般的织造方法使其表面呈现凹凸、条纹、方格等效应。例如,可以采用不同粗细的纱线织造出具有条纹或颗粒状的织物;再如,还可以采用特定的织物组织,织造出具有凹凸感或方格等效应的织物。也就是说,目前表面呈现出凹凸感的织物,都是通过特殊的织造方法织造出来的,再经过普通的后整理工艺改善织物手感、提高实用性能等。虽然上述方法可以使织物具有凹凸感,但是为了织造出能有凹凸感的织物组织,其织造工序必然复杂繁琐,而且也使得织造工序时间冗长,生产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具有手感舒适,同时简化织造工序,提高生产效率等优点的一种纺织面料的染整工艺。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纺织面料的染整工艺,所述纺织面料的染整工艺的步骤包括:
(1)织物精炼:将织物用抽真空机减压处理两次,使织物充分吸水后,用膨化剂溶液浸渍一定时间,然后将练熟织物在50℃的水中处理后,脱水,放入减压渗透机用膨化剂溶液渗透处理两次,堆置12h,水洗;
(2)染色:在固定的温度下将待染的织物放入酸性染料中,以 1.5℃ /min 速度升温至100℃,保温染色 40 -60min,之后以 1℃ /min 的速度由 100℃降至 60℃保温 30min;
(3)印花:将染色后的织物,放入由糊料和染料先充分搅拌均匀后的印花机内,直接通过筛网印花版印在织物上;
(4)整理:将印好花的织物放入配制好的助剂溶液中,浴比为 1:15,在 60℃的温度下浸泡 15 分钟,然后对织物进行烘干、固色。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步骤(1)中织物是由氨纶和蚕丝混合而成。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步骤(1)中浸渍一定时间为24小时。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步骤(1)中膨化剂溶液包括碳酸氢钠和磷酸酯。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步骤(2)中酸性染料包括磺酸钠盐和羧酸钠盐。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步骤(4)中助剂溶液包括催干剂、增韧剂、乳化剂、增稠剂。
本发明的一种纺织面料的染整工艺,具有手感舒适,同时简化织造工序,提高生产效率等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在一实施例中,一种纺织面料的染整工艺,所述纺织面料的染整工艺的步骤包括:
(1)织物精炼:将织物用抽真空机减压处理两次,使织物充分吸水后,用膨化剂溶液浸渍一定时间,然后将练熟织物在50℃的水中处理后,脱水,放入减压渗透机用膨化剂溶液渗透处理两次,堆置12h,水洗;
(2)染色:在固定的温度下将待染的织物放入酸性染料中,以 1.5℃ /min 速度升温至100℃,保温染色 40 -60min,之后以 1℃ /min 的速度由 100℃降至 60℃保温 30min;
(3)印花:将染色后的织物,放入由糊料和染料先充分搅拌均匀后的印花机内,直接通过筛网印花版印在织物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市乐德维织造有限公司,未经常熟市乐德维织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4887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废液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五金零件运输物料车的多轮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