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端子箱智能对流风加热除湿综合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48007.2 | 申请日: | 2017-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878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于勇;李良杰;安光辉;孟繁辉;张绍林;许建东;李岳;李征;牛冠清;穆勇;杨坤;黄斌;张翼鸣;孙娜;张晶晶;赵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唐山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B1/56 | 分类号: | H02B1/56;G05D27/02 |
代理公司: | 唐山顺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13106 | 代理人: | 于文顺,晏春红 |
地址: | 063000***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端子 智能 流风 加热 除湿 综合 系统 方法 | ||
1.一种端子箱智能对流风加热除湿综合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对流风单元和温湿度控制单元,所述对流风单元包含进气管(2)、进气管风扇(3)、出气管风扇(9)、排气通道(12)、排水通道(17)和排水管(15),温湿度控制单元包含除湿电热板(4)、加热电热板(5)、温湿度控制器(6)、电压转换器(7)、温湿度监视器(8)、冷凝片(10)、散热片(11)和半导体制冷片(13),进气管(2)与进气管风扇(3)互相连接,设置在端子箱的左下端,出气管风扇(9)与排气通道(12)、排水通道(17)、排水管(15)互相连接,设置在端子箱的右上端,散热片(11)、半导体制冷片(13)、冷凝片(10)从上至下依次排列,设置在排气通道(12)与排水通道(17)之间,温湿度监视器(8)与温湿度控制器(6)的输入端互相连接,温湿度控制器(6)的输出端分别与除湿电热板(4)、加热电热板(5)互相连接,温湿度控制器(6)的输出端通过电压转换器(7)分别与进气管风扇(3)、出气管风扇(9)、半导体制冷片(13)互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端子箱智能对流风加热除湿综合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含进气管网(1)、排水管网(16)和可更换螺纹口(14),所述进气管网(1)设置在进气管(2)与进气管风扇(3)相对的一端,排水管网(16)设置在排水管(15)远离端子箱的一端,可更换螺纹口(14)设置在端子箱壁上,与排水管(15)互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端子箱智能对流风加热除湿综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通道(12)为小口进气、大口出气的喇叭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端子箱智能对流风加热除湿综合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总电源(18)、温湿度控制器正极接口(19)和温湿度控制器负极接口(20),总电源(18)为AC220V电源,通过温湿度控制器正极接口(19)、温湿度控制器负极接口(20)与温湿度控制器(6)互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端子箱智能对流风加热除湿综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湿度控制器(6)的输入端通过湿度接点一(21)、湿度接点二(22)、温度接点一(27)、温度接点二(28)与温湿度监视器(8)互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端子箱智能对流风加热除湿综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湿度控制器(6)的输出端通过加热电热板接点一(23)、加热电热板接点二(24)与加热电热板(5)互相连接,通过电压转换器接点一(25)、电压转换器接点二(26)分别与除湿电热板(4)、电压转换器(7)互相连接,电压转换器(7)上设有进线电源接点一(29)、出线电源接点一(30)、出线电源接点二(31)和进线电源接点二(32),电压转换器(7)通过进线电源接点一(29)、进线电源接点二(32)与电压转换器接点一(25)、电压转换器接点二(26)互相连接,通过出线电源接点一(30)、出线电源接点二(31)分别与进气管风扇(3)、出气管风扇(9)、半导体制冷片(13)互相连接。
7.一种端子箱智能对流风加热除湿综合方法,采用权利要求1-6所限定的任意一项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步骤:当端子箱内空气湿度较低,没有达到设定的湿度上限时,只启动加热电热板(5);当端子箱内空气湿度达到设定的湿度上限时,启动进气管风扇(3)吸进空气并将空气吹向出气管风扇(9);在此过程中,通过除湿电热板(4)预加热空气,在出气管风扇(9)内空气上下分流,上层空气通过半导体制冷片(13)的散热片(11),将加热的空气循环回端子箱,半导体制冷片(13)的排气通道(12),采用小口进大口出的喇叭型排气通道(12);下层空气通过半导体制冷片(13)的冷凝片(10)快速凝结成水珠,并通过排水管(15)和排水通道(17)排出端子箱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唐山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唐山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4800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I/O请求处理方法及设备
- 下一篇:计算系统和用于操作计算系统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