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PPCPs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47948.4 | 申请日: | 2017-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464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杨亚红;刘恩露;薛莉霞;胡家玮;蔚阳;李彦娟;张玉蓉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103/3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陈娟 |
地址: | 73000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pcps 处理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PCPs处理装置。待处理水从原水进水口进入文丘里流量计与从臭氧提升管进入的臭氧混合后进入臭氧自氧化管,完成预臭氧化后进入改性活性炭反应器,改性活性炭反应器内的水经过处理后进入化学反应器内,臭氧与水在化学反应器内混合,并在曝气盘的作用下充分接触氧化后,由净水出水口出水;中转腔由金属制漏斗和金属制滞留盘组成,在中转腔左侧设有真空泵,通过化学反应器上的硫酸进口和注水口投加浓硫酸和水对活性炭进行二次再生,获得硫酸改性后的活性炭由固液两相混合泵经过物料提升管提升至固液分离装置二次利用,改性活性炭从固液分离装置进入改性活性炭反应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对PPCPs有较高的去除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制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PPCPs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PPCPs全称是Pharmaceutical and Personal Care Products,是一种新兴污染物,包括各类抗生素、人工合成麝香、止痛药、降压药、避孕药、催眠药、减肥药、发胶、染发剂和杀菌剂等。随着科学的进步与发展,PPCPs因其具有的伪持续性和生理毒性正逐渐被人们重视。PPCPs处理成本较高。目前在我国的污水处理厂并没有专门针对该系列物质的工艺和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PPCPs处理装置。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文丘里流量计,文丘里流量计分别连接原水进水口、臭氧自氧化管和臭氧提升管,待处理水从原水进水口进入文丘里流量计与从臭氧提升管进入的臭氧混合后,进入臭氧自氧化管,完成预臭氧化后进入改性活性炭反应器,改性活性炭反应器底部设有铝制旋转阀,改性活性炭反应器侧壁设有观察窗,内部设有温度计,改性活性炭反应器内的水经过改性活性炭处理后,从改性活性炭反应器出水口经过反应器连接管由化学反应器进水口进入化学反应器内,并通过臭氧发生装置连接管投加臭氧;臭氧与水在化学反应器内混合,并在曝气盘的作用下充分接触氧化后,由净水出水口出水;在改性活性炭反应器侧壁上的电极通过电线通电开始加温,与从通气孔进入的空气接触,改性活性炭反应器底部设有旋转阀,经过高温加热后打开旋转阀,活性炭靠重力自由下落,若发生堵塞,开启真空泵并关闭中转腔形成负压,利用气压将反应中的活性炭压入中转腔;中转腔由金属制漏斗和金属制滞留盘组成,在中转腔左侧设有真空泵,当活性炭在化学反应器内堵塞时,可关闭旋转阀,打开真空泵,在中转腔内制造负压后打开旋转阀,使活性炭落入化学反应器内,通过化学反应器上的硫酸进口和注水口投加浓硫酸和水对活性炭进行二次再生,经过一段时间后,停止投加水,继续投加浓硫酸,从而改变活性炭表面性征;获得硫酸改性后的活性炭由固液两相混合泵经过物料提升管提升至固液分离系统,经过固液分离装置后,硫酸通过硫酸回流管回落至硫酸进口二次利用,改性活性炭从固液分离装置进入改性活性炭反应器;
进一步,改性活性炭反应器的通气孔内装有消石灰等碱性物质填充的废气处理装置,以避免废气污染大气。
进一步,滞留盘直径为整个盘体1/2的部分为实部,其余部分均匀布满直径略大于活性炭粒径的小孔,使得活性炭能够较均匀的进入化学反应器,也能阻止活性炭大量进入化学反应器从而堵塞泵。
进一步,固液分离装置的金属网覆盖硫酸回流管的口部,固液分离装置位于进料口上方部分为空作为改性活性炭进料口,在金属网的表面设有可转动的十字刮料器,十字刮料器的转动轴连接电机轴,当固液混合物落在致密的金属网上时,硫酸从金属网通过并进入硫酸回流管;改性活性炭被拦截,十字刮料器开始转动,将改性活性炭刮至改性活性炭进料口,最终落入改性活性炭反应器从而完成固液分离。
进一步,改性活性炭反应器和化学反应器上连接有放空管,放空管上设有阀门,通过放空管能把容器、管道等设备中危害正常运行和维护保养的介质排放出去。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对PPCPs有较高的去除率外,对常规水质污染物也有较好的处理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装置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理工大学,未经兰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4794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