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收放铜丝的铜丝铰合机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47348.8 | 申请日: | 2017-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132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宋朝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明光万佳联众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F7/00 | 分类号: | B21F7/00;B21F23/00;B21C47/04;B21C47/18;B21C47/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9400 安徽省滁州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端设置 铜丝 放线机 收线机 支撑板 理线板 齿轮 底座 底座上表面 电机 铰合机 收放 支架 表面设置 铰线 卷辊 收线 通孔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效收放铜丝的铜丝铰合机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底座、收线机、放线机、理线板,所述底座一端设置有所述收线机,所述收线机包括电机一、支座、支撑板一、支撑板二,所述电机一一端设置有齿轮三,所述支座中部设置有轴二,所述轴二远离所述支座一端设置有齿轮二,所述支撑板一和所述支撑板二上部设置有轴一,所述轴一中部设置有收线卷辊,所述轴一一端设置有齿轮一,所述底座远离所述收线机一端设置有所述放线机,所述放线机包括支架、电机二,所述支架一侧设置有杆一,所述底座上表面设置有所述理线板,所述理线板表面设置有通孔,所述底座上表面远离所述放线机一端设置有旋转铰线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铜线加工制造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效收放铜丝的铜丝铰合机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铜丝(tong si,copper wire)指的是由热轧铜棒不退火(但尺寸较小的丝可能要求中间退火)拉制而成的丝,可用于织网、电缆、铜刷过滤网等,生活中,实用铜线电缆做导线。导电性很好,大量用于制造电线、电缆、电刷等;导热性好,常用来制造须防磁性干扰的磁学仪器、仪表,如罗盘、航空仪表等;塑性极好,易于热压和冷压力加工,可制成管、棒、线、条、带、板、箔等铜材。纯铜产品有冶炼品及加工品两种,铜线电缆是有多跟铜丝经过铰合而成的。
在铜线电缆生产过程中需要多跟铜丝进行铰合,而铜丝较细容易相互缠绕打结,甚至拉断,影响铜线电缆生产效率和加大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效收放铜丝的铜丝铰合机的使用方法,解决了上述提到的在铜线电缆生产过程中需要多跟铜丝进行铰合,而铜丝较细容易相互缠绕打结,甚至拉断,影响铜线电缆生产效率和加大生产成本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高效收放铜丝的铜丝铰合机的使用方法,包括底座、收线机、放线机、理线板,所述底座一端设置有所述收线机,所述收线机包括电机一、支座、支撑板一、支撑板二,所述电机一一端设置有齿轮三,所述支座中部设置有轴二,所述轴二远离所述支座一端设置有齿轮二,所述支撑板一和所述支撑板二上部设置有轴一,所述轴一中部设置有收线卷辊,所述轴一一端设置有齿轮一,所述底座远离所述收线机一端设置有所述放线机,所述放线机包括支架、电机二,所述支架一侧设置有杆一,所述杆一上设置有托盘,所述杆一底部设置有从动带轮,所述支架远离所述杆一一侧设置有杆二,所述杆二上设置有所述托盘,所述杆二底部设置有齿轮五,所述杆二下部设置有主动带轮,所述主动带轮和所述从动带轮表面设置有三角带,所述电机二顶部设置有齿轮四,所述底座上表面设置有所述理线板,所述理线板表面设置有通孔,所述底座上表面远离所述放线机一端设置有旋转铰线机,所述旋转铰线机一侧设置有进线口,所述旋转铰线机远离所述进线口一侧设置有出线口。
为了进一步提高一种高效收放铜丝的铜丝铰合机的使用效果,所述底座与所述电机一螺栓连接,所述底座与所述支座焊接,所述底座与所述支撑板一焊接,所述底座与所述支撑板二焊接,所述电机一与所述齿轮三键连接,所述支座与所述轴二滚动连接,所述轴二与所述齿轮二键连接,所述支撑板一和所述支撑板二与所述轴一滑动连接,所述轴一与所述收线卷辊套接,所述轴一与所述齿轮一键连接。
为了进一步提高一种高效收放铜丝的铜丝铰合机的使用效果,所述齿轮一与所述齿轮二啮合连接,所述齿轮二与所述齿轮三啮合连接。
为了进一步提高一种高效收放铜丝的铜丝铰合机的使用效果,所述底座与所述支架焊接所述底座与所述电机二螺栓连接,所述支架一与所述杆一锁扣连接,所述杆一与所述托盘卡扣连接,所述杆一与所述从动带轮键连接,所述支架与所述杆二锁扣连接,所述杆二与所述托盘卡扣连接,所述杆二与所述齿轮五键连接,所述杆二与所述主动带轮键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明光万佳联众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明光万佳联众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4734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雾化制粉用钛及钛合金丝材连续矫直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回收电缆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