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木槿的硬枝扦插育苗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45715.0 | 申请日: | 2017-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939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付吉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凤阳县中益绿洲花木种植专业合作社 |
主分类号: | A01G2/10 | 分类号: | A01G2/10;A01G17/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广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9 | 代理人: | 李显锋 |
地址: | 2331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插条 木槿 生根 硬枝扦插 愈伤组织 发酵液 枝条 扦插 育苗 低温浸泡 扦插育苗 细胞坏死 传统的 酶活性 伤口处 生根率 小分子 插穗 富含 酶类 下端 硬枝 成活率 加热 成活 浸泡 贮存 分化 种植 管理 | ||
本发明主要涉及种植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木槿的硬枝扦插育苗方法,包括:选择、浸泡、加热、扦插、管理;方法简单,使插条扦插后10~12天生根,生根率达到91%,明显提高了木槿的扦插育苗效率;选择2~3年的硬枝,避免传统的1年生枝条,枝条中贮存了大量的营养成分,为生根前的插条提供充足的营养成分,保持插条的原生质活力,促进愈伤组织的形成和分化,缩短插条的成活时间;将剪好的插穗下端置于发酵液中进行低温浸泡,发酵液中富含小分子的营养成分和酶类,提高插条的酶活性,避免伤口处的细胞坏死,加快愈伤组织形成,促进插条生根,提高成活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木槿的硬枝扦插育苗方法。
背景技术
木槿,花期长,花朵大,而且变异丰富,具有各种不同的花型和花色,是十分优良的园林观花树种,在我国种植广泛,主要的繁殖方法是播种和扦插繁殖,传统的扦插过程中,插条经生根粉浸泡后再进行扦插,需要20天左右才能生根,而且生根率只能达到60%左右,明显降低了木槿的扦插育苗效率。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木槿的硬枝扦插育苗方法。
一种木槿的硬枝扦插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春季2月中下旬,选择2~3年生的枝条,上端平剪,下端斜剪,长度为15~20cm,得插条;
(2)浸泡:将插条捆绑后下端置于发酵液中,于4~8℃浸泡30~40分钟,得浸泡插条;
(3)加热:将浸泡插条置于热草木灰中,于40~45℃保温加热2~3小时,得加热插条;
(4)扦插:将加热插条扦插于基质中,使上端露出基质2~3cm,得扦插插条;
(5)管理:保持基质含水量为23~25%、温度为21~22℃、环境湿度为86~88%,1~4天,光照为80~100lx,5天及以后光照为300~400lx,至插条发芽,得木槿苗。
所述步骤(1)的发酵液,向豆浆中接入纳豆菌,接入量为豆浆重量的3~4%,于33~35℃发酵2~3天,加入地巴唑,搅拌至完全溶解,使地巴唑的质量浓度为20~25mg/L,得发酵液。
所述步骤(3)的热草木灰,是将木槿枝条和稻壳混合,稻壳重量是木槿枝条的重量的30~35%,完全燃烧后,得热草木灰。
所述木槿的硬枝扦插育苗方法得到的木槿苗。
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提供的木槿的硬枝扦插育苗方法,方法简单,使插条扦插后10~12天生根,生根率达到91%,明显提高了木槿的扦插育苗效率;选择2~3年的硬枝,避免传统的1年生枝条,枝条中贮存了大量的营养成分,为生根前的插条提供充足的营养成分,保持插条的原生质活力,促进愈伤组织的形成和分化,缩短插条的成活时间;将剪好的插穗下端置于发酵液中进行低温浸泡,发酵液中富含小分子的营养成分和酶类,提高插条的酶活性,避免伤口处的细胞坏死,加快愈伤组织形成,促进插条生根,提高成活率;浸泡后将插条置于热草木灰中进行保温加热,杀灭伤口残留的病虫,加快伤口愈合,促进伤口营养成分的吸收,加快愈伤组织的形成和分化,加快插条生根成活;加热后将插条扦插于基质中,使上端露出少量插条,促进插条皮部芽眼的组织分化,加快生根,缩短插条的生根成活时间;扦插后调节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光照,保持插条形成层活力,加快愈伤组织的形成和分化,促进插条生根,提高插条成活率,提高育苗效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用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木槿的硬枝扦插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春季2月中下旬,选择2~3年生的枝条,上端平剪,下端斜剪,长度为15~20cm,得插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凤阳县中益绿洲花木种植专业合作社,未经凤阳县中益绿洲花木种植专业合作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457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