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捞渣机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45259.X | 申请日: | 2017-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882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林天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市金升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25/00 | 分类号: | F27D2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林德利 |
地址: | 545006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捞渣 座体 缸体 移动式底座 自动捞渣机 活塞杆 液压杆 弹簧 立梁 金属冶炼设备 活动安装 捞渣效率 前端设置 丝杆电机 丝杆套 工作台 滑轮 垂直 自动化 伸出 | ||
本发明属于金属冶炼设备技术领域,一种自动捞渣机,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有移动式底座,所述移动式底座包括丝杆套、座体、丝杆电机和滑轮;所述座体上安装有垂直于所述座体的弹簧立梁,所述弹簧立梁上活动安装有捞渣臂,所述座体上还设置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包括缸体和从缸体前端伸出的活塞杆,所述缸体安装在所述座体上;所述活塞杆与所述捞渣臂的末端固定连接;所述捞渣臂的前端设置有捞渣爪。本发明结构简单、能够有效提高捞渣效率、实现自动化捞渣。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属冶炼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捞渣机。
背景技术
在金属冶炼工艺实施过程中,需要对合金液体中的浮渣进行捞除,以保证金属产品品质。目前依靠人工捞渣,用耙子将渣物耙出型模。采用这种方式作业,工人在高温环境下,捞渣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安全性低,且捞渣不干净彻底,一方面影响了金属的自动化批量生产,二是金属的质量难以保证,同时由于合金液体产生的挥发气体可能有毒,捞渣工人将有毒气体吸进体内,会产生中毒,严重损坏工人的健康,因此愿意从事该工作的人很少,为了保证工人的健康,从事该工作的工人必须经常更换,增加了用工成本,降低了金属冶炼的工作效率。人工捞渣与金属冶炼的自动化生产明显不协调。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捞渣机,该捞渣机结构简单、能够有效提高捞渣效率、实现自动化捞渣。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捞渣机,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有移动式底座,所述移动式底座包括丝杆套、座体、丝杆电机和滑轮;所述丝杆套与所述座体固定连接,所述丝杆套设置有内螺纹孔,所述座体的底端设置有开口槽,所述丝杆电机安装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丝杆电机包括丝杆轴,所述丝杆轴的一端与所述丝杆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丝杆轴的另一端螺纹连接于所述丝杆套的内螺纹孔内;所述滑轮通过销轴转动安装于所述座体底端的开口槽处,所述座体上安装有垂直于所述座体的弹簧立梁,所述弹簧立梁上活动安装有捞渣臂,所述座体上还设置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包括缸体和从缸体前端伸出的活塞杆,所述缸体安装在所述座体上;所述活塞杆与所述捞渣臂的末端固定连接;所述捞渣臂的前端设置有捞渣爪。
优选地,所述捞渣爪包括左爪块和右爪块,所述捞渣臂的前端设置有左通孔和右通孔,所述捞渣臂的前端上设置有捞渣爪驱动机构,所述捞渣爪驱动机构包括轴承座、固定轴承和转动轴,所述轴承座与所述捞渣臂固定连接,所述轴承座内设置有所述固定轴承,所述转动轴的一端与所述固定轴承转动连接,所述传动轴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左通孔后与所述左爪块连接;所述捞渣爪驱动机构还包括相互啮合的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以及驱动所述主动齿轮的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轴穿过所述右通孔后与所述右爪块连接,所述主动齿轮安装在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从动齿轮固定安装在所述转动轴的圆周表面上。
优选地,所述左爪块包括第一捞渣板,所述第一捞渣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一侧板,所述第一捞渣板的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闭合块,所述转动轴与所述左爪块的连接点位于所述第一闭合块与所述第一捞渣板的连接处,所述第一捞渣板的下端边沿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捞渣板相互垂直的第一齿条;所述右爪块与所述左爪块结构相同,相应地,所述右爪块包括第二捞渣板,所述第二捞渣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二侧板,所述第二捞渣板的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闭合块,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右爪块的连接点位于所述第二闭合块与所述第二捞渣板的连接处,所述第二捞渣板的下端边沿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捞渣板相互垂直的第二齿条。
优选地,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丝杆电机和旋转电机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弹簧立梁到所述捞渣臂末端的距离小于所述弹簧立梁到所述捞渣臂前端的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市金升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未经柳州市金升汽车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4525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晶硅生产中的余热回收装置
- 下一篇:蒸煮乏汽余热回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