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绵城市用透水材料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44896.5 | 申请日: | 2017-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467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陈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德司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26 | 分类号: | C04B28/26;C04B38/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绵 城市 透水 材料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绵城市用透水材料,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粗骨料30‑45份、粘合材料10‑12份、胶凝剂0.3‑0.5份、净水功能材料10‑12份、环氧固化剂5‑15份、聚醚多元胺10‑15份、聚丙烯纤维8‑10份、二氧化硅微粉2‑5份、水30‑50份、促进剂1‑2份、稀释剂1‑2份。本发明透水材料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适于大规模生产;本发明透水材料同时具备调蓄渗透、调蓄净化功能,可用于构建各种地下净水装置、地下蓄水池,可普遍适用于各类海绵城市地下排水以及净水装置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净水透水材料,具体涉及一种海绵城市用透水材料。
背景技术
透水材料是一种多孔材料,通过材料内部的孔通道来实现水和气体在材料内部的转移,广泛应用于建筑、环保、化工、水处理、催化等各个领域。如城市路面利用透水材料进行排水、催化剂载体、水处理过程中的过滤材料,化工生产分离过程使用的过滤材料、陶瓷产业使用的注浆成型用模具材料等。
目前透水材料的制备过程和方法有很多,以环氧树脂为基体制备的环氧树脂微孔透水材料大多是以大粒径的无机颗粒为骨料,通过骨料的密实堆积形成多孔的空间骨架结构,而树脂作为胶结料仅仅在骨料表面形成薄薄的胶结层,尽量不去填充骨架之间的空隙。文献(中国专利申请号200510132736 .5“一种耐候性透水材料及其用途”)利用0 .07~1.6mm 的粉煤灰、石英砂等为骨料,环氧树脂等为胶结料,这种方法制备的透水材料空隙较大,可 以获得较大的孔隙率,但是孔径没有合适的方法进行调整,同时大孔径会导致水中颗粒物 的穿透而造成孔阻塞,用于制备陶瓷注浆成型用模具材料更是会导致浆料在孔内的阻塞而 影响陶瓷产品的最终成型;文献(新型建筑材料[J],2008 .10“环氧树脂微孔透水材料的制 备和性能初步研究”)0 .2~0 .5mm的球形风积沙为骨料,环氧树脂为胶结料,以尽量减少胶 结料的方式来提高孔隙率,会使材料内部孔径变大,同时也不能够发挥环氧树脂优异的性 能。文献(中国专利200610146610 .8“陶瓷成型用环氧树脂基模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是将 液态的环氧树脂与水预先混合先形成油包水( W/O )的水性分散体,再加热形成多孔的模具 材料。该方法为了得到稳定的油包水( W/O )的水性分散体,需要加入多种HLB值不同的表面 活性剂进行复配,同时固化过程需要高温固化,操作复杂。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出一种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适于大规模生产,且同时具备调蓄渗透、调蓄净化功能,可用于构建各种地下净水装置、地下蓄水池的透水材料。
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用透水材料,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组分:
粗骨料30-45份、粘合材料10-12份、胶凝剂0.3-0.5份、净水功能材料10-12份、环氧固化剂5-15份、聚醚多元胺10-15份、聚丙烯纤维8-10份、二氧化硅微粉2-5份、水30-50份、促进剂1-2份、稀释剂1-2份。
进一步的,所述粗骨料包括粒径为6-18mm的骨材或实积率不大于50%的骨材,优选包括沙石、粉煤渣、瓦片回收材料、陶片回收材料和砖块回收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优选包括沙石。
进一步的,所述粘合材料包括无机粘合材料、天然有机粘合材料、合成有机粘合材料和合成高分子聚合物粘合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包括无机粘合材料、合成有机粘合材料和合成高分子聚合物粘合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优选包括无机粘合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无机粘合材料包括水泥、水玻璃和无机絮凝剂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包括水泥;所述天然有机粘合材料包括沥青材料;所述合成有机粘合材料包括水性丙烯酸酯乳液;所述合成高分子聚合物粘合材料包括环氧树脂和水性聚氨酯乳液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的,所述胶凝剂包括水泥胶凝剂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包括无机胶凝剂和有机胶凝剂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无机胶凝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德司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芜湖德司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4489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平板覆膜复合膜片扬声器系统
- 下一篇:开孔机斜齿传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