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盐雾装饰板材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42631.1 | 申请日: | 2017-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009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黄少棠;杨亚东;余金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少棠 |
主分类号: | B32B9/02 | 分类号: | B32B9/02;B32B9/04;B32B27/20;B32B27/30;B32B3/06;B32B33/00;E04F13/075;C08L31/04;C08L67/04;C08K13/04;C08K7/14;C08K3/36;C08K7/10;C09D4/06 |
代理公司: | 惠州市超越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49 | 代理人: | 鲁慧波 |
地址: | 516083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盐雾 装饰 板材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耐盐雾装饰板材,包括依次设置的表面涂层、混合纤维层、板材层、连接突块层,所述混合纤维层为壳聚糖纤维/牛角瓜纤维层,所述连接突块层由对称设置的矩形弹性突块组成。本发明功能型新型装饰板材,本发明可实现装饰面板的简易安装,可有效提高施工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并符合绿色、环保、节能、快捷的家居生活理念。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装饰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盐雾装饰板材。
背景技术
装饰材料是建筑装饰工程的物质基础,是装饰工程的实际效果与装饰材料的色彩、质感和纹理的具体展现,而内墙装饰材料作为现代家居装饰装修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整体家装中所占比重最大。
传统的建材与传统的施工方法都无法避免装修所需打底板、木条、龙骨、胶水、油漆等辅料的配合,装修繁琐,耗时,成本过高(材料及人工即为装修成本),且材料损耗比例比较大,装修板材接缝明显,而胶水、油漆还会挥发影响健康的有害气体,因此亟需研发二种质量可靠、安装便捷、且无需胶水、具有一定功能性的新型装饰板材。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耐盐雾装饰板材,本发明为功能型新型装饰板材,本发明可实现装饰面板的简易安装,可有效提高施工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并符合绿色、环保、节能、快捷的家居生活理念。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耐盐雾装饰板材,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表面涂层、混合纤维层、板材层、连接突块层,所述混合纤维层为壳聚糖纤维/牛角瓜纤维层,所述连接突块层由对称设置的矩形弹性突块组成;所述板材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聚醋酸乙烯酯 17-29 份、聚乳酸纤维 13-25份、无碱性短切玻璃纤维 8-13份、二氧化硅气凝胶颗粒 7-15份、无水碳酸钠 9-16份、玄武岩纤维 14-21 份、甘露醇 19-25 份、硅烷偶联剂11-23份。
进一步的所述无碱性短切玻璃纤维的直径为120-180nm,单丝长度为9-13um;
进一步的,所述二氧化硅气凝胶颗粒的粒径为14-19um。
进一步的,所述玄武岩纤维的直径为230-290nm。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突块为聚乙烯醇/二甲基乙酰胺水凝胶突块。通过聚乙烯醇/二甲基乙酰胺水凝胶突块之间弹性以及粘附性,同时在使用过程中吸收环境中的水分而的过盈配合,更加牢靠稳固,可实现装饰板材的安装,操作简单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表面涂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丙烯酸丁酯 8-17、甲基丙烯酸甲酯 22-32、丙烯酸−2−羟基乙酯 16-25、乙酰乙酸乙酯 2-8、甘露醇 8-17、二硫化钼17-29、聚乙烯醇 29-37、二甲基乙酰胺 16-28。
本发明节能环保,突破了传统装饰板材夹层结构简单的特征,其传统生产所耗物料较多,受力效果不佳,所本发明的装饰板材夹层为具有三维空间架构的壳聚糖纤维/牛角瓜纤维层结构,有更好的支撑作用和加固作用,制造过程中均非常节省物料;同时通过本发明高分子水凝胶突块与待装饰的墙体或板体设置的凹槽的过盈配合,实现装饰面板的简易安装,可有效提高施工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并符合绿色、环保、节能、快捷的家居生活理念。
本发明的板材层,本发明通过聚醋酸乙烯酯、聚乳酸纤维、无碱性短切玻璃纤维、玄武岩纤维的协效复配作用,形成高强度的空间排布结构以及规则层状结构,再通过甘露醇、硅烷偶联剂的作用增强其连接强度。通过对本发明断面形貌的观察,各组分的相界面模糊,存在包裹与被包裹的连接方式,同时还存在部分孔洞,说明甘露醇、硅烷偶联剂可有效改善聚醋酸乙烯酯、聚乳酸纤维、无碱性短切玻璃纤维、玄武岩纤维之间的界面结合,但粒径较大的纤维之间容易搭桥,使得纤维与纤维之间以及纤维与基体之间易产生孔隙,进而减弱了结合力的作用,因此本发明中通过采用不同粒径的纤维搭配,并填充有二氧化硅气凝胶颗粒,避免材料在受力时产生应力集中的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少棠,未经黄少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426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多商品识别的无人售货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用于喷涂汽车配件的悬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