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综合性环境检测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41887.0 | 申请日: | 2017-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885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徐光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光宏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G05B19/048;G08C17/02;G08B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91 | 代理人: | 赵红霞 |
地址: | 409099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境检测系统 环保监测 辐射检测模块 异常数据 智能 温湿度检测模块 电子显示模块 粉尘检测模块 光照强度检测 数据采集模块 数据分析模块 无线通信模块 信息监控中心 中央控制模块 报警模块 环境辐射 环境检测 技术支撑 科学决策 数据参数 无线基站 原始数据 准确定量 检测 应用 分析 发现 制定 | ||
本发明属于环境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智能综合性环境检测系统及方法,所述智能综合性环境检测系统及方法包括:温湿度检测模块、光照强度检测模块、粉尘检测模块、辐射检测模块、数据采集模块、中央控制模块、无线通信模块、无线基站、信息监控中心、报警模块。本发明通过辐射检测模块可以准确定量的检测环境辐射参数,给人们提供更加可靠的数据参数;同时,通过数据分析模块对原始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能够及时发现异常数据,并将异常数据在电子显示模块上显示,及时提醒环保监测管理者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策略,为环保监测管理者及时科学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并在环保监测中得到推广与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境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综合性环境检测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环境检测和治理,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新兴行业。而走入室内环境检测治理的经理人员面对新兴行业,无论是市场运作,还是检测标准、检测流程,行业的职业特点,以及治理产品或施工方法都要从头开始。而参加系统的专业培训是最有效的途径。环境检测的介质对象大致可分为水质检测、空气检测、土壤检测、固体废物检测、生物检测、噪声和振动检测、电磁辐射检测、放射性检测、热检测、光检测、卫生(病原体、病毒、寄生虫等)检测等。然而,现有环境检测系统检测数据单一,缺乏对辐射数据的检测;同时对环境检测数据处理不及时,不能准确的分析数据。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现有环境检测系统检测数据单一,缺乏对辐射数据的检测;同时对环境检测数据处理不及时,不能准确的分析数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综合性环境检测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智能综合性环境检测系统及方法包括:
温湿度检测模块、光照强度检测模块、粉尘检测模块、辐射检测模块、数据采集模块、中央控制模块、无线通信模块、无线基站、信息监控中心、报警模块;
温湿度检测模块,与数据采集模块连接,用于通过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对环境的温度、湿度进行实时检测;
光照强度检测模块,与数据采集模块连接,用于通过光照强度传感器对环境光照强度进行实时检测;
粉尘检测模块,与数据采集模块连接,用于通过粉尘检测器对环境粉尘含量进行实时检测;
辐射检测模块,与数据采集模块连接,用于通过电磁辐射检测装置对环境辐射进行实时检测;
数据采集模块,与温湿度检测模块、光照强度检测模块、粉尘检测模块、辐射检测模块、中央控制模块连接,用于将温湿度检测模块、光照强度检测模块、粉尘检测模块、辐射检测模块获取的模拟量电信号转换为数字量信号,并发送给中央控制模块;
中央控制模块,与数据采集模块、无线通信模块、报警模块连接,用于对数据采集模块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同时调度各个模块进行正常工作;
无线通信模块,与中央控制模块连接,与无线基站无线连接,用于将中央控制模块的处理数据通过无线形式发送给无线基站,无线基站将信息发送给信息监控中心;实现远程监控操作;
信息监控中心包括电子显示模块、数据分析模块;
电子显示模块,用于显示数据分析模块处理的异常数据;
数据分析模块,用于对无线接收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报警模块,与中央控制模块连接,用于对检测数据异常进行及时报警。
一种智能综合性环境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温湿度检测模块、光照强度检测模块、粉尘检测模块、辐射检测模块将检测的环境参数信息数据通过数据采集模块转换为数字量信号,并发送给中央控制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光宏,未经徐光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418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