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楼宇对讲系统的刷卡布防和撤防方法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40920.8 | 申请日: | 2017-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347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刘真照;姚文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泛海三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1/00 | 分类号: | H04M11/00;H04M11/02;G07C9/00 |
代理公司: | 深圳鼎合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81 | 代理人: | 彭家恩;彭愿洁 |
地址: | 518054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室内分机 布防 门口机 撤防 门禁主机 门卡信息 读取 楼宇对讲系统 刷卡 信令 指令 撤防系统 发送信令 通信连接 信令携带 指令发送 误触发 后向 楼栋 报警 门口 | ||
一种基于楼宇对讲系统的刷卡布防和撤防系统,包括:门禁主机、门口机、室内分机;门禁主机与门口机连接,用于读取门卡信息,还用于读取门卡信息后向门口机发送信令;所述门卡信息和信令携带房号,房号与室内分机一一对应;门口机分别与门禁主机和室内分机连接,用于接收门禁主机发来的信令,根据信令建立门口机与房号对应的室内分机之间的通信连接,还用于接受布防或撤防指令,并将该指令发送至房号对应的室内分机;室内分机用于根据布防或撤防指令进行布防或撤防。由于在楼栋前的门口机上进行布防或撤防,可以彻底杜绝系统感应到人体而误触发报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安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楼宇对讲系统的刷卡布防和撤防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楼宇对讲系统防盗主要是通过在室内设置人体感应装置,人体感应装置再连接到室内分机上,在室内分机上设置布防后,如果在设定的时间内在防区内仍感应到人体则发出报警并通知管理中心。而现有布防和撤防操作是在带有防区的楼宇对讲室内分机上进行,且通常布、撤防操作都需要将室内分机切换到对应界面并手动输入密码才能进行,设置较为繁琐。
当住户含有老人、小孩时,不一定能够进行上述复杂操作,具有不便利性。而且应用上述布防系统进行室内防盗,有可能当住户准备离家,在系统上设置布防后,因事情耽搁或出行速度较慢致使住户在设定的时间内未离家,人体感应装置感应到人体进行报警的误报情况;也有可能在住户返回家中时,由于遗忘撤防操作或未在限定时间内进行撤防操作造成误报警,对防盗系统造成干扰。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楼宇对讲系统的刷卡布防和撤防方法,以避免误报警。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楼宇对讲系统的刷卡布防和撤防系统,以避免误报警。
根据第一方面,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基于楼宇对讲系统的刷卡布防和撤防系统,包括:门禁主机、门口机、室内分机;门禁主机与门口机连接,用于读取门卡信息,还用于读取门卡信息后向门口机发送信令;所述门卡信息和信令携带房号,房号与室内分机一一对应;门口机分别与门禁主机和室内分机连接,用于接收门禁主机发来的信令,根据信令建立门口机与房号对应的室内分机之间的通信连接,还用于接受布防或撤防指令,并将该指令发送至房号对应的室内分机;室内分机用于根据布防或撤防指令进行布防或撤防。
优选地,门口机设有触摸显示屏,门口机收到信令后,触摸显示屏显示布防和撤防按键。
优选地,门口机设有布防和撤防物理按键。
优选地,所述室内分机在布防或撤防成功后,向门口机发送操作成功消息;门口机还用于显示操作成功消息。
根据第二方面,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基于楼宇对讲系统的刷卡布防和撤防方法,包括:读取门卡信息,向门口机发送携带房号的信令;根据信令建立门口机与房号对应室内分机之间的通信连接;接受布防或撤防指令,向房号对应室内分机发送布防或撤防指令;室内分机根据布防或撤防指令进行布防或撤防。
优选地,室内分机判断布防或撤防是否成功,布防或撤防成功后,向门口机发送操作成功消息,门口机显示该操作成功消息。
优选地,门口机设有触摸显示屏,门口机收到信令后,触摸显示屏显示布防和撤防按键。
依据上述实施例的基于楼宇对讲系统的刷卡布防和撤防方法和系统,由于在楼栋前的门口机上进行布防或撤防,可以彻底杜绝室内分机感应到人体而误触发报警;本申请在楼宇对讲系统的基础上增加布防和撤防升级改造,具有成本低的优势。进一步,通过刷卡的方式,简单易用,老人、小孩也没有使用障碍,应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原理框图;
图2为脉冲信号波形图;
图3为携带房号的数据信息波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泛海三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泛海三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4092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