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NC与NT的数据通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37711.8 | 申请日: | 2017-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347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健;秦刚刚;王刚;刘剑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津航计算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4L12/40 | 分类号: | H04L12/40 |
代理公司: |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11011 | 代理人: | 王雪芬 |
地址: | 300308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nc nt 数据通信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NC与NT的数据通信方法,涉及时频测量技术领域。本发明中,网络控制器(NC)和网络终端(NT)采用一种基于1553B协议的以太网通信方法(1553oE)进行通信。本发明具有1553B的确定性和实时性,可以兼容传统的1553B设备;又具备以太网的高速和低成本等特点,可以提高总线数据传输速率,可以满足现代航空航天总线系统的发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以太网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NC与NT的数据通信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航空航天器的更新升级,传统1553B总线的1Mb/s的速率已经远远不能满足视频、语音等大数量的、高速的传输需求,逐渐成为了航空航天总线系统发展的瓶颈。在航空航天领域,大量终端采用1553B协议,新的总线系统必须要兼容传统的1553B设备,实现总线系统的平稳升级。
近年来,以太网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以太网是一种标准的开放式网络;数据传输速率高,支持10Mbps,100Mbps,1Gbps和10Gbps;支持多种物理介质和灵活的拓扑结构;成本和费用低廉。上述优点使得以太网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已经成为商用通信主流的技术。
以太网各个终端设备之间完全自治,收发包没有统一的管理和控制,在占用以太网总线上产生冲突,竞争总线带宽,带来不确定性。以太网在应用到航空航天领域总线系统中遇到了很大的阻力。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实现具有类似1553B总线实时性、确定性和以太网总线高速低成本的以太网通信系统,并且该以太网通信系统兼容传统的1553B总线设备,并基于该系统实现一种NC与NT的数据通信方法。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基于1553B协议的以太网通信系统实现的NC与NT的数据通信方法,该系统包括网络控制器NC以及网络终端NT,通过以太网交换网络实现NC、NT的互联,NC与NT均为网络设备,各网络设备之间采用一种基于1553B协议的以太网通信方法进行通信,该基于1553B协议的以太网通信方法利用1553oE以太网实现,所述1553oE以太网简称为1553oE,所述1553oE定义为:符合OSI七层网络模型,仅在OSI七层网络模型的数据链路层中增加1553oE控制子层,用于实现基于1553B协议的通信;所述1553oE的帧结构包括目的地址、源地址、类型/长度、1553oE帧头、上层协议数据和FCS校验;1553oE的控制和状态显示由1553oE帧头决定,1553oE帧头根据定义不同,分别表示命令帧头、状态帧头和数据帧头;1553oE命令帧、状态帧和数据帧通过以太网交换网络进行以太网帧交换,1553oE命令帧、状态帧和数据帧中源地址为发送设备的MAC地址,目的地址为接收设备的MAC地址;所述以太网交换网络只根据1553oE命令帧、状态帧和数据帧的目的地址进行以太网帧交换,交换到正确的接收网络设备;
所述1553oE的网络控制器NC,用于管理调度系统中各个NT终端的数据传输,任何时刻系统中有且只有一个NC工作,NC能够向NT发送1553oE命令帧和数据帧,能够接收NT发送的1553oE状态帧和数据帧,NC具有以太网交换网络中唯一的MAC地址;
所述1553oE的网络终端NT,不能主动发起数据传输,需按NC的管理调度实现数据传输,NT能够接收NC发送的1553oE命令帧和数据帧,能够向NC发送1553oE状态帧和数据帧,NT具有以太网交换网络中唯一的MAC地址;
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NC向NT发送1553oE命令帧,命令帧可携带数据或跟随数据帧,命令帧和向NT发送的数据帧的源地址为NC的MAC地址,目的地址为NT的MAC地址;
2)以太网交换网络只根据1553oE命令帧和数据帧的目的地址进行以太网帧交换,将命令帧和数据帧交换到NT所在的网络端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津航计算技术研究所,未经天津津航计算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3771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