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长开放期的复合材料液态成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35835.2 | 申请日: | 2017-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459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益小苏;张旭锋;张元晋;仝建峰;黎迪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航复材(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70/42 | 分类号: | B29C70/42;B29C70/54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李建英 |
地址: | 北京市顺义***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长 开放 复合材料 液态 成型 方法 | ||
1.一种复合材料液态成型方法,其特征是,将与树脂反应的固体固化剂或者促进剂预先负载在纤维预制体上,将固体固化剂或者促进剂与含有定型剂的溶剂配置成溶液,溶液浓度为2~40%,溶剂采用酮类、醇类、脂类、呋喃类溶剂,然后将溶液用喷洒、浸渍、或流态化床沉积方法负载在连续纤维织物上,固体的负载量为3~50g/m2,保留纤维束间有足够的空隙保证树脂在充模过程中能够浸润浸透纤维;然后,通过控制温度在非反应条件下流动注塑充模,将树脂与配方设计给出的组份混合均匀并在各组份不发生反应的注胶温度下注塑充模,注塑充模的温度为50℃到80℃;充模完成后,升高至负载在纤维预制体上的固化剂或者促进剂在树脂中的溶解温度,并保持一定时间以保证固体负载物完全扩散溶解在主组分基体树脂中,同时充分浸透纤维预制体;最后将温度调至配方体系反应温度,完成树脂固化,树脂固化的实现方式为:树脂完全浸透纤维充模完成后,采用加热、电子束、辐照、或电磁波方法引发固化反应,引发被充分浸渍的复合材料体系的固化反应,该固化反应的微观过程包括各组分间的物理相互扩散及其化学反应。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复合材料液态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树脂采用环氧树脂、乙烯基树脂或双马树脂热固性树脂基体,其中环氧树脂为E51、双酚F环氧树脂、脂环族邻苯二甲酸缩水甘油酯、四氢邻苯二甲酸缩水甘油酯、六氢邻苯二甲酸甘油酯、二缩水甘油醚中的一种或两种,双马树脂采用二烯丙基双酚A,N,N'--间亚苯基双马来酰亚胺单体组分。
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复合材料液态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固化剂采用固体酸酐类固化剂、胺类固化剂或固体咪唑类固化剂,固体酸酐类固化剂为邻苯二甲酸酐、四氢邻苯二甲酸酐、六氢邻苯二甲酸酐、偏苯三甲酸酐、均苯四甲酸酐、苯酮四甲酸酐固化剂,或基于松香酸酐的生物质固化剂,胺类固化剂为二氨基二苯基甲烷、二氨基二苯基砜、间苯二胺。
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复合材料液态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连续纤维织物采用的增强材料为:碳纤维、玻璃纤维、芳纶纤维、植物纤维、玄武岩纤维中单一纤维编的织物或由上述两种及以上纤维混编的织物,或采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热塑性纤维为增强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复合材料液态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含有定型剂的溶剂采用丙酮、乙酸乙酯、乙醇、异丙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航复材(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航复材(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3583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碳纤维无模具真空导流的制备工艺
- 下一篇:智能化叶片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