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纺织面料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33644.2 | 申请日: | 2017-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993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王红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源嘉弘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02 | 分类号: | B32B27/02;B32B27/36;B32B9/02;B32B9/04;B32B27/12 |
代理公司: | 南京源古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0 | 代理人: | 马晓辉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面料 第三层 纺织面料 第一层 多层 弹性体包裹 三层设计 舒适性能 内表面 粘合物 粘合 起球 柔软 保暖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纺织面料,包括多层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线包括第一层面料、第二层面料和第三层面料,所述第一层面料通过特定粘合物粘合在所述第二层面料的外表面,所述第二层面料的内表面通过多个弹性体包裹在所述第三层面料的表面上,所述多个弹性体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三层面料的表面。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三层设计,能够具备有舒适、柔软、滑爽、保暖、有弹性、不易起球的特点,大幅度提高了面料整体的舒适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新型纺织面料。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导致人们对于自身穿着的面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现阶段,服装面料厂不断崛起,行业内竞争也越来越强烈,因此面料在功能性、舒适性方面的改进是势在必行的,而在现有技术中,传统的面料的舒适性能较差,仅仅满足于面料表面不粗糙的特性,很明显此种面料已经更不上人们现在对面料的要求了。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新型纺织面料,包括多层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线包括第一层面料、第二层面料和第三层面料,所述第一层面料通过特定粘合物粘合在所述第二层面料的外表面,所述第二层面料的内表面通过多个弹性体包裹在所述第三层面料的表面上,所述多个弹性体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三层面料的表面。
优选的,所述第一层面料采用聚酯纤维材质且厚度为0.2-0.4mm。
优选的,所述第二层面料采用聚氨基甲酸酯纤维材质且厚度为0.3-0.6mm。
优选的,所述第三层面料采用棉纱材质且厚度为0.2-0.4mm。
优选的,所述弹性体采用弹力棉材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三层设计,能够具备有舒适、柔软、滑爽、保暖、有弹性和不易起球的特点,大幅度提高了面料整体的舒适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说明:1、第一层面料,2、第二层面料,3、第三层面料,4、弹性体。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请参考图1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一种新型纺织面料,包括多层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线包括第一层面料1、第二层面料2和第三层面料3,所述第一层面料1通过特定粘合物粘合在所述第二层面料2的外表面,所述第二层面料2的内表面通过多个弹性体4包裹在所述第三层面料3的表面上,所述多个弹性体4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三层面料3的表面。所述第一层面料1采用聚酯纤维材质且厚度为0.2-0.4mm。所述第二层面料2采用聚氨基甲酸酯纤维材质且厚度为0.3-0.6mm。所述第三层面料3采用棉纱材质且厚度为0.2-0.4mm。所述弹性体4采用弹力棉材质。
优选的,本发明采用聚酯纤维作为第一层面料1的材料,能够具备有耐磨、滑爽、结实耐用的特点,采用聚氨基甲酸酯纤维作为第二层面料2的材料,能够具备有弹性佳的特点,再采用棉纱作为第三层面料3的材料,能够具备有保暖、柔软的特点,还采用在第一层面料1和第二层面料2之间通过粘合物4进行固定,提高了组合线的牢固度,同时在第三层面料3和第二层面料2中设有弹力棉材料的弹性体4,能够进一步地提高面料整体的弹性性能,使得面料整体穿着于身上具备有较高的舒适性能。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层面料1的厚度为0.2-0.4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源嘉弘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源嘉弘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3364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铝塑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耐疲劳复合材料汽车板簧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