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节能高效永磁同步电动机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33366.0 | 申请日: | 2017-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475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丁玉林;丁久斌;陈前;卜飞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世隆电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21/14 | 分类号: | H02K21/14;H02K21/02;H02K5/04;H02K5/20;H02K9/06;H02K9/19;H02K1/14;H02K1/24;H02K1/2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500 江苏省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节能 高效 永磁 同步电动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动机。
背景技术
电动机常规结构为外置定子、内置转子,转子两端设有开式叶片风轮,与转子同轴旋转时产生的风起到驱热降温作用,但降温效果有限,如果电动机运行时产生的热量较多,则无法及时将电动机产生的热量散发出去,可能会造成电动机的过热,损坏电动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显著提高散热效果,能及时将电动机产生的热量散发出去的节能高效永磁同步电动机。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技术目标。
节能高效永磁同步电动机,包括电机轴、机座、定子、转子;所述转子包括固定连接在电机轴上的电磁组件和固定连接在电磁组件两端开式叶片结构的左风叶、右风叶组成;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机座是由前端盖、壳体组成的整体式筒形构件,所述前端盖、壳体中分别设有用作水道的空腔夹层,前端盖、壳体中的空腔夹层连通;所述前端盖、壳体上分别设有与各自空腔夹层连通的接头;所述左风叶、右风叶结构不对称,左风叶的叶片轴向长度L1比右风叶叶片轴向长度L2长0.8~1.2倍。
上述结构中,在定子的硅钢片铁芯上有三个均匀分布的磁极,在这三个磁极之间的凹槽中各自嵌装一个永磁材料构成的极掌,在每个磁极和极掌的两侧都设有励磁线圈,转子也是用永磁材料构成的,转子上设有六个外凸的电枢齿,所述电枢齿分别与磁极、极掌相互对应,在齿槽内设有电枢绕组。
上述结构中,所述壳体空腔夹层内设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呈螺旋状盘绕在壳体空腔夹层内。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积极效果:
1.本发明采用内外组合式冷却结构:外层通过机座中连通的冷却水道冷却,内层通过转子左风叶、右风叶的结构差异产生气压差形成空气对流,内外组合式冷却结构起到较好的冷却作用,显著提高散热效果,能及时将电动机产生的热量散发出去。
2.机座是由前端盖、壳体组成的整体式筒形构件,显著提高结构刚性、防护性能。
3.在定子的硅钢片铁芯上有三个均匀分布的磁极,在这三个磁极之间的凹槽中各自嵌装一个永磁材料构成的极掌,在每个磁极和极掌的两侧都设有励磁线圈,转子也是用永磁材料构成的,转子上设有六个外凸的电枢齿,所述电枢齿分别与磁极、极掌相互对应,在齿槽内设有电枢绕组,这样,一方面起动容易,转速稳定;另一方面,显著提高工作效率,节能效果好。
4.壳体空腔夹层内设有呈螺旋状盘绕的导流板,进一步提高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定子、转子结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所示的节能高效永磁同步电动机,包括电机轴1、机座3、定子2、转子4;转子4包括固定连接在电机轴1上的电磁组件4.1和固定连接在电磁组件4.1两端开式叶片结构的左风叶4.2、右风叶4.3组成,左风叶4.2、右风叶4.3结构不对称,左风叶4.2的叶片轴向长度L1比右风叶4.3叶片轴向长度L2长0.8倍(其他实施例中,左风叶4.2的叶片轴向长度L1比右风叶4.3叶片轴向长度L2长1.2倍,这种情况下,散热效果好于本实施例)。
机座3是由前端盖3.1、壳体3.2组成的整体式筒形构件,前端盖3.1、壳体3.2中分别设有用作水道的空腔夹层,前端盖3.1、壳体3.2中的空腔夹层连通,壳体3.2空腔夹层内设有导流板3.4;导流板3.4呈螺旋状盘绕在壳体3.2空腔夹层内;前端盖3.1、壳体3.2上分别设有与各自空腔夹层连通的接头3.3。
在定子2的硅钢片铁芯2.1上有三个均匀分布的磁极2.2,在这三个磁极2.2之间的凹槽中各自嵌装一个永磁材料构成的极掌2.4,在每个磁极2.2和极掌2.4的两侧都设有励磁线圈2.3,转子4也是用永磁材料构成的,转子4上设有六个外凸的电枢齿4.1,电枢齿4.1分别与磁极2.2、极掌2.4相互对应,在齿槽4.2内设有电枢绕组4.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世隆电机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世隆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3336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