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终端认证管理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31666.5 | 申请日: | 2017-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551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裘炅;马哲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全视软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9/32 | 分类号: | H04L9/32;H04L9/08;G06Q30/00;G06F21/44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黄欢娣;邱启旺 |
地址: | 310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终端 认证 管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终端认证管理的方法,实现智能产品防伪、产品应用过程防伪和产品智能接口过程防伪,采用多重签名方式和基于区块链方式来实现:设备厂家认证信息、设备自身认证信息、设备过程数据、类似于深度学习机制等的技术情报项目、交易条件等的防伪认证和相关过程的执行认证及记录。从而实现了智能终端和其他外界(包括设备、软件、用户等)的可信度和自动交易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产品防伪和产品应用过程防伪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认证防伪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设备认证主要是通过:标签(包括RFID等电子标签)、在线认证、加密数据库认证等。这些方式存在缺点:很容易被物理复制,无法实现精准式追溯,无法实现动态信息(可以有效防止物理复制)的认证管理。
另外随着人脸识别、行为识别、智能机器人、自动驾驶等智能型设备的越来越普及,对这些设备的厂家、内嵌软件的认证管理,及其智能处理成果的认证管理,都是智慧物联网急需解决的问题。
如果没有针对设备厂家的认证、没有对其内嵌软件的有效认证、没有对智能处理成果的有效认证,会有几方面的问题:
1.使用不规范:无法识别仿冒或假货,以及不同厂家或同厂家不同型号(包括软件版本)的识别。
2.智能设备成果认证无法自动化:一旦成果是文本形式,易被窜改,还需人工查阅整个过程数据进行确认,无法体现智能成果的优势。
3.智能设备存储有限:比如视频人脸识别,目前基本的存储是一个月左右,通过区块链技术可以实现公证级的存储,可以避免一个月的存储期限,导致很难追查取证的问题。
4.不同智能设备成果无法相互使用:以上点如述,结构化成果数据无法得到认证,则不同智能设备之间的数据无法相互认可或集成,会造成智能化设备的应用效果不佳。
5.智能设备能有多种用途,可以用于不同特征的识别学习,其深度学习训练后的学习效果也需要认证,通过相关智商或学习能力的评估,以确认可用于不同的场景。
6.智能成果无法实现与设备、人员之间的自动交易,这样智能过程的所有权、使用权很难进行鉴价和交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先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智能终端认证管理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智能终端认证管理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给智能终端设置一个设备标签,该设备标签的内容如下:厂家将相关认证信息生成厂家摘要,厂家摘要以厂家密钥MKpri加密生成厂家签名,同时再将相关认证信息+厂家摘要+厂家签名生成设备摘要,再将设备摘要以设备密钥EKpri加密生成设备签名,相关认证信息+厂家摘要+厂家签名+设备摘要+设备签名组成设备标签。其中,相关认证信息为智能终端的标志信息。
认证方法如下:
访问智能终端获取设备公钥,通过解密设备签名得到设备摘要,与已有的明文设备摘要进行比对,一致则从厂家的远程接口中获取厂家公钥,通过解密厂家签名得到厂家摘要,进行第二道比对,一致则验证通过认证。
进一步地,智能终端将过程数据生成过程摘要,过程摘要以设备密钥EKpri加密生成过程签名,过程数据+过程摘要+过程签名组成过程标签。
经两道认证后,获得过程数据公钥,通过解密过程签名获得智能终端的过程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设备标签还包括使用更新认证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设备标签还包括智能终端的技术情报项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全视软件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全视软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3166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