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草酸钙废渣固-固转化回收草酸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30258.8 | 申请日: | 2017-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186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崔建国;侯睿恩;安卫国;周建国;郝肖丽;王哲;郝晓燕;张丽;石鑫;高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包头稀土研究院;瑞科稀土冶金及功能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内蒙古包钢和发稀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51/02 | 分类号: | C07C51/02;C07C55/06;C22B3/46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1 | 代理人: | 张良 |
地址: | 014030 内蒙古自***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草酸 废渣 转化 回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草酸钙废渣固‑固转化回收草酸的方法,包括:将混合废渣与浓硫酸混合,搅拌均匀后发生固化反应;待两相固化后进入反应器进行固‑固焙烧转化,得到硫酸钙和草酸混合晶体;再用水与混合晶体产物调浆,混合浸出,过滤得到草酸溶液。本发明草酸转化效率高,硫酸的消耗量少,克服了传统工艺中余酸剩余量大,工艺流程长,回收成本高等缺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湿法冶金技术,具体说,涉及一种草酸钙废渣固-固转化回收草酸的方法。
背景技术
冶金行业中,常利用草酸或可溶性草酸盐沉淀去除钙、镁、钡等杂质离子,从而形成难溶性的草酸盐沉淀废渣。例如混合稀土精矿浓硫酸高温焙烧工艺中,稀土焙烧矿经过水浸、氧化镁中和、碳酸氢铵沉淀得到含镁、钙、稀土的硫酸铵废水和混合碳酸稀土产品。为了防止在浓缩硫酸铵镁的过程中出现硫酸钙结晶现象,需要提前将溶液中的钙杂质用可溶性草酸盐沉淀去除。但由于草酸成本较高,得到的草酸钙、草酸镁和微量草酸稀土混合废渣利用价值极低,所以给企业带来了较大的负担。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将起始浓度为35%的硫酸溶液与草酸钙废渣混合加热,产物为草酸和二水硫酸钙,过滤可得到草酸溶液。该方法利用了强酸制备中强酸的反应机理,但存在的问题是硫酸用量低时,草酸钙转化率低;硫酸用量高时,虽然草酸钙转化率高,但硫酸残留浓度高达20%;若继续升高初始硫酸溶液酸度,生成的硫酸钙不能及时从草酸钙固体周围分散,粘稠物质不仅导致转化率降低,而且很难实现工业化。由此可见,采用固液转化的方法无法同时兼顾高草酸钙转化率与低硫酸酸耗。
也有采用绝对过量的硫酸转化相对较少的草酸钙废渣,反应结束过滤,待滤液冷却结晶出草酸后补充硫酸继续与草酸钙废渣反应。该方法采用循环的方式可以充分利用残留的硫酸,而且可以提高草酸钙的转化率。存在的问题是硫酸溶液体量大,工艺流程长,循环的加热反应-冷却结晶造成能耗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草酸钙废渣固-固转化回收草酸的方法,草酸转化效率高,硫酸的消耗量少,克服了传统工艺中余酸剩余量大,工艺流程长,回收成本高等缺点。
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草酸钙废渣固-固转化回收草酸的方法,包括:
将混合废渣与浓硫酸混合,搅拌均匀后发生固化反应;
待两相固化后进入反应器进行固-固焙烧转化,得到硫酸钙和草酸混合晶体;
再用水与混合晶体产物调浆,混合浸出,过滤得到草酸溶液。
进一步:混合废渣包括草酸钙,以及含有镁、锶、钡、铜、铁、铅、锌、锰或者稀土元素的草酸盐。
进一步:将草酸钙和难溶性草酸盐形成的混合废渣与质量百分浓度≥80%浓硫酸按照化学反应计量比1:1~1:1.3混合,搅拌均匀后发生固化反应,反应温度为60-100℃,时间为3-15min。
进一步:待两相固化后进入反应器,在100~150℃条件下固-固焙烧转化20~60min,得到硫酸钙和草酸混合晶体。
进一步:在50~90℃条件下,按照水与草酸钙固液重量比为1:1~1:4将水与混合晶体产物调浆,混合浸出,过滤得到草酸溶液。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技术效果包括:
本发明将较浓的硫酸与草酸钙废渣混合固化,高温固-固转化,反应生成的热分解矿(二水硫酸钙与草酸混合晶体)与水混合,提取草酸,可以在有效控制硫酸用量的条件下,极大程度提高草酸钙转化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包头稀土研究院;瑞科稀土冶金及功能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内蒙古包钢和发稀土有限公司,未经包头稀土研究院;瑞科稀土冶金及功能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内蒙古包钢和发稀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3025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