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远程监控智能烟盒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27664.9 | 申请日: | 2017-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780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钟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钟磊 |
主分类号: | A24F15/00 | 分类号: | A24F15/00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周晟 |
地址: | 545005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烟盒 远程监控 烟槽 智能 香烟检测 烟盒本体 远程终端 控制器 吸烟量 烟盒盖 传感器 显示器 控制器电 无线连接 有效控制 香烟 监督 | ||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远程监控智能烟盒,包括烟盒本体、烟盒盖、烟槽,所述的烟盒盖设于烟盒顶部,烟槽设置有多个,均分烟盒本体内部空间,所述的烟槽的大小对应于香烟的尺寸;还包括:烟盒锁、香烟检测传感器、显示器、控制器、远程终端;所述的烟盒锁、香烟检测传感器、显示器均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的远程终端与控制器无线连接。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远程监控智能烟盒的控制方法。所述的远程监控智能烟盒可以有效控制用户的吸烟量,且能通过监督者实现远程监控,具有良好的控制吸烟量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烟盒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远程监控智能烟盒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吸烟严重危害健康已经成是众所周知的事实。香烟中含有1400多种成分。吸烟时产生的烟雾里有40多种致癌物质,还有十多种会促进癌症发展的物质,其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尼古丁、一氧化碳和某些金属化合物。有关医学研究表明,吸烟是心脑血管疾病、癌症及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多种疾患的行为危害因素,吸烟已成为全球继高血压之后的第二号杀手。2010年的调查显示,中国共有3.56亿烟民,7.38亿二手烟民,占世界1/3,每年因吸烟死亡的人数约为120万。停止吸烟是有益的,即便是在晚年,也能使健康状况立即得到改善,患心肌梗死和癌症的风险在随后的一二年会明显降低。然而,戒烟又十分困难,吸烟成瘾者对烟草有着强烈的渴求,主要是对尼古丁的依赖性。目前提倡的戒烟方法主要依赖吸烟者的意志力控制,这往往很难见效,而其它的使用药物的办法也存在吸烟者心理排斥、成本花费及副作用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远程监控智能烟盒及其控制方法,所述的远程监控智能烟盒可以有效控制用户的吸烟量,且能通过监督者实现远程监控,具有良好的控制吸烟量的效果。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远程监控智能烟盒,包括烟盒本体、烟盒盖、烟槽,所述的烟盒盖设于烟盒顶部,烟槽设置有多个,均分烟盒本体内部空间,所述的烟槽的大小对应于香烟的尺寸;还包括:烟盒锁、香烟检测传感器、显示器、控制器、远程终端;所述的烟盒锁、香烟检测传感器、显示器均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的远程终端与控制器无线连接;
所述的烟盒锁设于烟盒盖上,用于常规状态下锁死烟盒盖并在控制器的控制下开锁;
所述的香烟检测传感器设于烟槽的底部,用于检测烟槽内的香烟信息,并将香烟信号发送至控制器;
所述的控制器用于接收香烟信号,并对香烟信号进行统计,得出当前烟盒内的香烟数量,并将香烟数量信号发送至显示器、远程终端;接收来自远程终端的开锁信号,并将开锁信号发送至烟盒锁;
所述的显示器用于对接收到的香烟数量进行显示。
优选地,还包括定时器,所述的定时器设于烟盒本体内部,与烟盒锁电连接,当烟盒锁开锁后再次锁死,定时器开始倒数计时,并将计时数据发送至控制器;
控制器在发送开锁信号至烟盒锁之前,检测计时数据,当计时数据的时间小于预设的吸烟间隔周期时,暂缓开锁信号的发送,当计时数据的时间达到预设的吸烟间隔周期后才执行开锁信号的发送。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远程监控智能烟盒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香烟装入烟盒本体内,香烟检测传感器对香烟进行检测,控制器对香烟数量进行统计,并通过显示器进行显示;当烟盒锁开锁后再次锁死,定时器开始倒数计时,并将计时数据发送至控制器;
B、当用户需要取烟时,由监督者使用远程终端发送开锁信号至控制器,控制器检测计时数据,当计时数据的时间未达到预设的吸烟间隔周期,暂缓开锁信号的发送直至计时数据的时间达到预设的吸烟间隔周期;
C、烟盒锁接收到开锁信号后,烟盒盖开启,取出香烟后烟盒盖关闭;
D、当单次烟盒盖开启时,香烟数量变化大于1时,控制器发送报警信号至远程终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钟磊,未经钟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2766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