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煤矿井下充填袋状结构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26312.1 | 申请日: | 2017-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0187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1 |
发明(设计)人: | 闫帅;王瑞;柏建彪;王襄禹;徐营;常治国;宋远霸;张俊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F15/02 | 分类号: | E21F15/02;E21F15/00;E21D20/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22111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桁架梁 墙体 对角线 表面密封 袋状结构 底部结构 煤矿井下 充填袋 单元体 集合体 密封层 重合 矩形对角线 工程进度 首尾连接 相邻桁架 梁单元 内表面 投影点 底面 叠加 四面 标准化 | ||
1.一种煤矿井下充填袋状结构,其特征是:包括桁架梁墙体(3)、充填袋状结构表面密封层 以及底部结构(4),所述的桁架梁墙体(3)由桁架梁框架叠加而成,所述的桁架梁框架是由 四面完全一致的桁架梁集合体(2)首尾连接而成,每排桁架梁集合体(2)由多个桁架梁单元 体(1)平行排列相连形成,所述的桁架梁单元体(1)的底部为矩形(1-1),顶部由四个三角形 (1-2)围成,四个三角形(1-2)的顶点重合为一点,且该点在底面矩形(1-1)上的投影点是矩 形(1-1)的两条对角线的交点,而三角形(1-2)底部的两个顶点与矩形(1-1)的四个顶点依 次重合,矩形(1-1)只连接一个对角线,相邻桁架梁单元体(1)的矩形对角线连接相反;桁架梁墙体(3)固定连接在充填袋状结构表面密封层的内表面密封层(7)与外表面密封层(8)之间, 同时桁架梁墙体(3)安装在底部结构(4)之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井下充填袋状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底部结构(4)为标准件,其下部具有支腿(4-1),支腿(4-1)之间是下沟槽,上部两侧设有侧沟槽(4-2),桁架梁墙体(3)置于底部结构(4)的侧沟槽(4-2)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煤矿井下充填袋状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底部结构(4)的长为3000mm,宽为1000mm,长边上的侧沟槽(4-2)宽为280mm,深度为350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煤矿井下充填袋状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桁架梁单元体(1)的矩形(1-1)长为548mm,宽为216mm,顶部三角形的顶点距离矩形(1-1)的高度是250mm。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煤矿井下充填袋状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桁架梁单元体(1)为钢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煤矿井下充填袋状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充填袋状结构表面密封层选用不透水、光滑平整且具有一定硬度的材质制作而成。
7.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井下充填袋状结构的使用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1)在需要使用充填袋状结构的井下位置处,整平地基,而后放置底部结构(4);
2)在底部结构(4)上配合安装桁架梁集合体(2),依次架设一圈桁架梁集合体(2)组成桁架梁框架,叠加多个桁架梁框架最终成为一堵桁架梁墙体(3);
3)在桁架梁墙体(3)的高度达到与煤层顶板接触时,在预设的注入口处注入充填材料,待充填材料凝固后即完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煤矿井下充填袋状结构的使用方法,其特征是:在所述的充填 袋状结构(6)内部横拉数条锚杆或锚索(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2631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巷道拱顶危石排除装置
- 下一篇:一种矿井入口检测塔及其实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