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用低碳排放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26233.0 | 申请日: | 2017-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757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王清成;郭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46/10 | 分类号: | B01D46/10;B01D46/00;B01D53/04;B01D50/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36 | 代理人: | 郑金荣,胡晶 |
地址: | 200235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用低碳 排放 装置 | ||
1.一种建筑用低碳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净化箱(1),所述净化箱(1)的一侧设置废气排入管(2),所述净化箱(1)的另一侧设置净化气排出管(3);所述废气排入管(2)的内侧设置碳纤维过滤网(5),用于对气体进行初步过滤;所述净化气排出管(3)的内侧设置纳米晶体触媒网(6),用于对气体进行进一步杀菌消毒;
所述净化箱(1)的内腔设置分离室和净化室,所述分离室和所述净化室之间设置过滤网(4),所述过滤网(4)上涂覆有用于吸附气体中的有害物质的吸附剂;所述分离室内设有用于吸附气体中油烟的油烟过滤层;所述净化室内设有喷淋管(13)和喷淋头(14),所述喷淋头(14)固定安装在所述喷淋管(13)上,且所述喷淋管(13)连通设置在所述净化箱(1)外部的水箱(15),通过所述喷淋头(14)喷淋雾化水对气体中的灰尘颗粒进行沉降处理,以保证净化效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低碳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烟过滤层包括多根陶瓷管(7),所述陶瓷管(7)包括管体(8),其中:所述管体(8)的上端设置有凸起(9),所述管体(8)的下端设置有凹口(10),所述管体(8)的上表面设置有弧形密封条(11),所述管体(8)的下表面设置有弧形凹槽(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低碳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头(14)包括喷雾盖(16)和喷雾底座(17),所述喷雾盖(16)和所述喷雾底座(17)的配合面相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用低碳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雾底座(17)的轴向设有第一出水口(18),在第一出水口(18)的一侧设有第二出水口(19),所述喷雾底座(17)的径向设有第三出水口(20),且所述第二出水口(19)和所述第三出水口(20)相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用低碳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雾盖(16)上设有孔(21),所述孔(21)内设有针尖(2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低碳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剂,其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石墨烯粉末20-40份、活性炭颗粒10-20份、微晶纤维素8-18份、玻璃纤维4-12份、硅酸钠5-10份、壳聚糖4-12份、膨胀珍珠岩3-9份、氧化铝2-8份和氧化锌4-10份。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建筑用低碳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4)采用三层叠加的PP网层。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建筑用低碳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气排出管(3)上安装有引风机(24),用于调节微负压。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建筑用低碳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室的一侧底部设置有排水口(23)。
10.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建筑用低碳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箱(1)采用长方体结构,净化箱(1)的长度为100cm-200cm,净化箱(1)的宽度为50cm-70cm,净化箱(1)的高度为40cm-60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未经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2623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储水式热水器
- 下一篇:一种超低磷临氢钢的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