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嵌入式复合纺纱的疏水性纱线在线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25234.3 | 申请日: | 2017-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380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曹根阳;杨冯丽;徐卫林;李文斌;柯贵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纺织大学 |
主分类号: | D01H13/30 | 分类号: | D01H13/30;D02G3/04;D02G3/38;D06M15/643;D06M101/06 |
代理公司: | 武汉泰山北斗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50 | 代理人: | 程千慧 |
地址: | 4302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嵌入式 复合 纺纱 疏水 纱线 在线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嵌入式复合纺纱的疏水性纱线在线制备方法,属于纺织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嵌入式复合纺纱方法具有长丝对短纤维紧密包缠的特点,对环锭细纱机上长丝筒至前罗拉之间的粘胶长丝运行途径处设置改性装置,在前罗拉至细纱管之间的细纱运行路径处设置烘干装置。改性装置对粘胶长丝施加改性液,烘干装置对加捻成形的细纱进行烘干,且利用粘胶长丝以空间螺旋状包缠在棉粗纱外侧,将粘胶长丝上的改性液转移到与其接触的棉纤维上来制备疏水性纱线。本发明改变了通常对现有纱线或织物后续改性的方法,将纺纱和改性同步进行,缩短了生产周期,节省了生产成本,简化了操作步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嵌入式复合纺纱的疏水性纱线在线制备方法,属于纺织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嵌入式复合纺纱是一种新型多功能纺纱技术。如中国公开出版物《纺织学报》公开时间为2010年6月,文章名称为“高效短流程嵌入式复合纺纱技术原理解析”,该技术的原理为两根棉粗纱分别经过后、中、前罗拉牵伸,两根长丝直接经过前罗拉,其中一根长丝与一根棉粗纱在前罗拉前钳口处形成一个加捻三角区纺成一根细纱,另一根长丝与另一根棉粗纱在前罗拉前钳口处形成另外一个加捻三角区纺成另一根细纱,两根细纱中长丝均分布在外侧,短纤维须条均包裹在内部。两根细纱又形成第三个加捻三角区,并在此三角区处加捻形成一根细纱。因此,嵌入式复合纺纱方法具有长丝对短纤维紧密包缠的特点,该纺纱方法能大幅度提高纤维利用率、纱线强力和成纱质量。不足之处在于若想赋予纱线特殊的性能,则须在纱线后整理工序中添加改性工序。
为改善粘胶、棉等吸湿性纤维的吸湿快干、湿热舒适性能,目前有对吸湿纤维改性来制备吸湿导汗纱线的报道,如中国公开出版物《棉纺织技术》公开时间为2007年5月,文章名称为“吸湿快干功能纯粘胶纱的设计开发”,该文献介绍了采用疏水整理的粘胶纤维与未改性的粘胶纤维混纺,设计开发了一种外层疏水而内层亲水的新型结构纯粘胶纱。经以上方法制备的纱线能有效将水分排至外侧,则可证明纱线具备吸湿快感的性能。其不足之处在于对纤维改性和纺纱两个步骤不同步,延长了生产周期,使得生产环节复杂化,增加了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嵌入式复合纺纱的疏水性纱线在线制备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其技术解决方案为:
一种嵌入式复合纺纱的疏水性纱线在线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针对嵌入式复合纺纱,采用包括在环锭细纱机上第一粘胶长丝、第二粘胶长丝运行的途径中设置改性装置,改性装置由流量控制装置和润湿装置组成,在环锭细纱机上前罗拉至细纱管之间设置烘干装置,第一粘胶长丝、第二粘胶长丝经改性装置施加改性液后运行至前罗拉处,与经后罗拉、中罗拉牵伸后运行至前罗拉处的第一棉粗纱、第二棉粗纱汇合,施加了改性液的第一粘胶长丝与第一棉粗纱在前罗拉的前钳口处加捻形成第一细纱,施加了改性液的第二粘胶长丝与第二棉粗纱在前罗拉的前钳口处加捻形成第二细纱,第一细纱、第二细纱再加捻形成第三细纱,第三细纱经烘干装置烘干卷绕到细纱管上。疏水整理剂由无水乙醇和聚有机硅氧烷调配而成,无水乙醇和聚有机硅氧烷质量比为95:5-65:3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纺织大学,未经武汉纺织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252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