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蛋白微阵列检测的多效性细胞蛋白提取液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23182.6 | 申请日: | 2017-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889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发明(设计)人: | 王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非因生物科技(山东)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531 | 分类号: | G01N33/531;G01N33/68 |
代理公司: | 北京化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33 | 代理人: | 涂琪顺 |
地址: | 254000 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综合保税区经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蛋白 阵列 检测 多效性 细胞 提取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蛋白微阵列检测试剂,公开了一种用于蛋白微阵列检测的多效性细胞蛋白提取液,包括十二烷基硫酸钠、二硫苏糖醇、Tris缓冲液系统、二甲亚砜、亚精胺、氯化钠、氯化镁以及蛋白酶抑制剂,此外还公开了上述用于蛋白微阵列检测的多效性细胞蛋白提取液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解决了目前市场上已经有的商用裂解液/蛋白提取液通用性较差,价格高昂,效果不佳,和真实数据偏差较大,相关性不高的问题,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蛋白微阵列检测试剂,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蛋白微阵列检测的多效性细胞蛋白提取液以及该提取液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反相蛋白微阵列技术从出现以来一直不断在进行技术更新,在硬件及分析技术不断提升的同时,其样本处理方法及技术流程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反相蛋白微阵列技术主要的流程是将从细胞来源的蛋白提取物通过微量打印的方式制备在平面基质上来进行基于免疫反应的检测。在此领域,平面基质材料的选取多为SiO2材质,因不同方法采用的表面修饰不同,不同工作环境需要特殊的溶液系统进行匹配。一类是基于硝酸纤维膜的芯片,另一类是基于SAM单分子层的芯片。两种表面修饰都通过非共价键结合(疏水结合,亲水结合,二硫键,氢键或范德华力)来达到吸附蛋白的目的。基于硝酸纤维膜芯片吸附蛋白的技术方法上,一般采用两种细胞蛋白提取液配方进行蛋白提取及蛋白定量检测。一种是以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Triton X-100或离子型表面活性剂SDS为基础的细胞裂解及蛋白水溶解系统。另一类是基于商用的Qproteome EXB Plus裂解缓冲液系统(QIAGEN)。在基于SAM单分子层技术的芯片系统上,目前主要采用PWG技术进行检测,其运用的细胞裂解液方法是基于高浓度尿素的裂解缓冲液系统。上述裂解液的问题在于其通用性较差,需要根据不同的应用环境选择不同的溶液系统。且裂解液配置费用高昂,使用成本高。此外,在将使用上述商用裂解液CLB1(Zeptosens)得到的蛋白应用于一系列平行试验确认,上述商用裂解液和真实数据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影响了实验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商用裂解液通用性不高的缺点,提供了一种用于蛋白微阵列检测的多效性细胞蛋白提取液以及其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蛋白微阵列检测的多效性细胞蛋白提取液,包括十二烷基硫酸钠、二硫苏糖醇、Tris缓冲液系统、二甲亚砜、亚精胺、氯化钠、氯化镁以及蛋白酶抑制剂。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还包括磷酸酶抑制剂。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所述十二烷基硫酸钠的质量比占全部细胞蛋白提取液的总质量的0.1-5%。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所述二硫苏糖醇的摩尔质量比为0.01-1M。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Tris缓冲液系统的摩尔质量比为0.01-1M。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所述二甲亚砜的质量比占全部细胞蛋白提取液的总质量的1-10%。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所述亚精胺的质量比占全部细胞蛋白提取液的总质量的1-5%。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所述氯化钠的摩尔质量比为10-100mM。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所述氯化镁的摩尔质量比为0.1-10mM。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所述十二烷基硫酸钠是指包含十二烷基硫酸钠的裂解液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非因生物科技(山东)有限公司,未经非因生物科技(山东)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2318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