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止滑器及铁路货车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21344.2 | 申请日: | 2017-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109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赵恩亮;于学东;刘淑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中车沈阳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D45/00 | 分类号: | B61D45/00;B61D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刘丹;黄健 |
地址: | 10084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止滑器 铁路 货车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止滑器及铁路货车,包括:安装板、第一支撑杆以及第一连杆;安装板用于设置在铁路货车的平板上,第一支撑杆的前端与安装板的前端铰接,第一连杆的第一端可转动的与安装板的后端连接;第一支撑杆上设置有第一卡接部,第一连杆的第二端用于与第一卡接部卡接,以使第一支撑杆与安装板之间呈一预设夹角。使得在铁路货车运输除车辆以外的其他货物时,可使第一卡接部与第一连杆脱离,进而第一支撑杆向安装板转动,降低止滑器的高度,进而减小止滑器所占的空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铁路运输设备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止滑器及铁路货车。
背景技术
铁路运输是一种高效的陆地运输方式,通过机车拖动多节车厢在铁轨上行进,运输量大、而且避免了公路运输的拥堵现象;在运输车辆时,将各节车厢设计成铁路货车,以便于被运输车辆的装卸以及移动;在机车启动和制动时,被运输车辆会在惯性的作用下在铁路货车内移动,容易造成被运输车辆的损伤;因此如何阻止被运输车辆在铁路货车上移动成为研究的热点。
现有技术中,铁路货车包括转向架以及设置在转向架上的平板,平板与转向架连接,平板上用于放置被运输的车辆。为了阻止被运输车辆在平板上移动,进而避免被运输车辆其他物体磕碰,常常在平板上设置止滑器;止滑器包括平行于水平面的底面以及与底面呈一夹角的斜面,底面通过焊接或者螺栓连接的方式安装在平板上的适当位置,以便在被运输车辆吊装或者行驶至平板后,被运输车辆的车轮或者履带能够抵顶止滑器的斜面,进而阻止被运输车辆在平板上移动,以免被运输车辆与其他物体磕碰。
然而现有技术中,由于止滑器是通过焊接或者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平板上,而且止滑器的高度较高;因此当铁路货车运输除车辆以外的其他货物时,止滑器占用的空间较大,降低了铁路货车的运载能力。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止滑器及铁路货车,以解决止滑器的高度较高;当铁路货车运输除车辆以外的其他货物时,止滑器占用的空间较大,降低铁路货车的运载能力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止滑器,包括:安装板、第一支撑杆以及第一连杆;所述安装板用于设置在铁路货车的平板上,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前端与所述安装板的前端铰接,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一端可转动的与所述安装板的后端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上设置有第一卡接部,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二端用于与所述第一卡接部卡接,以使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安装板之间呈一预设夹角。
如上所述的止滑器,优选地,还包括第二支撑杆以及第二连杆,所述第二支撑杆与所述第一支撑杆平行、且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前端与所述安装板的前端铰接;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一端可转动的与所述安装板的后端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上设置有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二端用于与所述第二卡接部卡接,以使所述第二支撑杆与所述安装板之间呈所述预设夹角。
如上所述的止滑器,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一端均铰接在所述安装板的后端上,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二端通过连接柱连接。
如上所述的止滑器,优选地,还包括防撞管,所述防撞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后端连接,所述防撞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后端连接。
如上所述的止滑器,优选地,还包括止挡板以及伸缩机构,所述止挡板用于沿所述第一支撑杆的轴向方向固定在所述平板上、且与所述安装板间隔预设距离;所述伸缩机构设置在所述止挡板上,用于调整所述安装板与所述止挡板之间的间距。
如上所述的止滑器,优选地,所述伸缩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止挡板上的第一螺母以及与所述第一螺母配合的抵顶螺栓,所述抵顶螺栓的末端与所述安装板连接。
如上所述的止滑器,优选地,所述安装板上具有一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垂直于所述安装板设置,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一安装孔;所述抵顶螺栓上形成有止挡凸缘,所述抵顶螺栓的末端穿设在所述安装孔内、且所述止挡凸缘抵顶在所述连接板朝向所述止挡板的一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中车沈阳机车车辆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中车沈阳机车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2134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