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人员密度制导的自适应k匿名栅格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21144.7 | 申请日: | 2017-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952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7 |
发明(设计)人: | 桂小林;郑怡清;戴慧珺;杨广知;冀亚丽;方毓楚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29/08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田洲 |
地址: | 71004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员 密度 制导 自适应 匿名 栅格 方法 | ||
1.一种人员密度制导的栅格化k匿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基于人员密度进行栅格化:根据目标区域中位置点数量多少、目标区域面积大小和匿名系数K的大小,计算得出目标区域的栅格大小,并以此将目标区域栅格化;
B.计算目标区域人员密度分布:根据栅格中位置点的数量多少和匿名系数K的大小,计算得到每个栅格的粒度级别,并将目标区域所有栅格的粒度级别形式化为粒度矩阵;
C.人员密度制导的k匿名:根据栅格的粒度级别,对每一个栅格进行合并、拆分自适应处理后形成匿名区域,对匿名区域中的位置点进行k匿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员密度制导的栅格化k匿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采集待栅格化的区域包含的位置数据点Ncount和区域的总体面积Sarea,通过下式计算得到该区域的划分粒度ρ:
将待栅格化的区域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分割成由正方形小单元构成的二维平面;这些小单元即为划分单元,其面积Smin为划分粒度ρ与K值的乘积:
Smin=K*ρ
其中,K值为给定的k匿名模型中的输入参数K值;
将区域中的位置数据点映射到二维平面,统计每个划分单元中位置数据点的数量,将目标区域用单元矩阵表示,单元矩阵形如:
矩阵的元素在矩阵中的相对位置与划分单元在区域中的相对位置相同;每个元素mij代表了每个划分单元中位置数据点的数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员密度制导的栅格化k匿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对任意划分单元,设其内含有数据点数为ncount,其实际面积sarea与划分单元面积Smin的比值为s′area,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其粒度级别:
利用该公式将单元矩阵中的数值进行替代,将单元矩阵转化为粒度矩阵:
粒度矩阵的每个元素rij代表了对应单元区域的粒度级别。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员密度制导的栅格化k匿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对待匿名用户位置点所在的划分单元,根据其粒度级别和其周边划分单元的粒度级别按照以下规则进行处理:
若待匿名用户位置点所在的划分单元粒度级别为-1,扫描与其相邻的划分单元,如有粒度级别大于等于1的区域,则选取其中粒度级别最大的划分单元,若多个划分单元粒度级别均为最大,则选取包含数据点个数最多的划分单元;将含匿名用户位置点的划分单元和选取的划分单元进行合并,合并后更新粒度级别;如果更新后的粒度级别仍小于0,则继续对合并后多个划分单元的相邻划分单元进行扫描,进行相邻划分单元的合并,直到合并后的粒度级别大于-1;
若待匿名用户位置点所在的划分单元粒度级别大于-1,则表明该区域人数已经达到了k匿名的参数要求,直接进行匿名操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人员密度制导的栅格化k匿名方法,其特征在于,若待匿名用户位置点所在的单元粒度级别大于1,表明该区域人数超过k匿名的参数要求,采用基于地理中线的平衡划分方法对其进行拆分为多个子匿名区域,并对子区域进行匿名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2114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工程地震探测系统及数据读取系统
- 下一篇:一种便携组装式瞬变电磁线圈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