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治疗抑郁症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剂和医药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20352.5 | 申请日: | 2017-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081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8 |
发明(设计)人: | 郭海彪;李楚源;苏诗韵;王德勤;李淑如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1/7048 | 分类号: | A61K31/7048;A61K31/352;A61P25/24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恒信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2 | 代理人: | 李琰 |
地址: | 51051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治疗 抑郁症 药物 组合 及其 制剂 医药 用途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抑郁症的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括槲皮素,金丝桃苷,山柰酚和异槲皮苷,各组分的重量份为:槲皮素1~25重量份,金丝桃苷1~25重量份,山柰酚1~30重量份,异槲皮苷1~25重量份。本发明还提供包括所述组合物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组合物及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抑郁的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包括黄酮类单体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剂,以及它们在抗抑郁症上的医药用途。
背景技术
抑郁症(Depression),又称抑郁障碍,是一种慢性、反复性发作的情感精神性疾病,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或情绪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常伴有焦虑、思维迟缓、妄想或幻觉、注意力和记忆力下降和睡眠障碍等症状。迄今,抑郁症的病因还不清楚,一般认为生物、心理与社会环境诸多方面因素参与了抑郁症的发病过程。
据统计,全球抑郁症患者发病率高达21%,约15%的患者伴有自杀倾向。世界卫生组织(WHO)预测抑郁症将会在2020年成为继高血压病之后第二大临床慢性疾病,被认为是精神病学中的“感冒”。据调查显示,在中国仅有5%的抑郁症患者接受过治疗,大部分患者由于缺乏对抑郁症的认知,未能及时诊治,导致病情恶化。随着生活节奏加快,生活的工作压力增大,抑郁症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
药物是目前抑郁症最主要的治疗手段。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抗抑郁药包括选择性5-羟色胺(5-HT)重摄取抑制剂(SSRIs)、5-HT/去甲肾上腺素(NE)双重重摄取抑制剂(SNRIs)、三环类(TCAs)和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s)等化学类药物。但是已经上市的抗抑郁化学药物大多存在起效延迟(3~8周)、不良反应多、有效率低(50%~70%)、复发率高(35%~60%)、价格昂贵等亟待解决的问题。临床已经反映出的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症状(恶心、腹泻、胃出血、消化不良),肝毒性,体重增加及代谢异常,心血管问题(心率、QT间期延长、高血压、体位性低血压),泌尿系统症状(尿潴留、尿失禁),性功能障碍,低钠血症,骨质疏松及骨折风险,出血,中枢神经系统紊乱(癫痫阈降低、锥体外系副作用、认知障碍),泌汗,睡眠障碍,情感症状(情感平淡、心境转相、反常反应),眼部症状(青光眼、白内障),高泌乳素血症。因此,为寻求更安全、有效、低毒、经济的抗抑郁药,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将目光投向资源丰富的天然植物。
现有的天然植物来源的抗抑郁药物多为中草药提取物,是多种不同化合物的混合物,成分复杂,造成服用量大,患者依从性差。
现有技术中已经报道了从中草药提取物中分离纯化得到的多种单体化合物,尤其是黄酮类护化合物能够治疗或缓解抑郁症,如:张彦等在《金丝桃苷对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大鼠抑郁行为的影响》(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17,36(3):150-156)中报道金丝桃苷10mg/kg和15mg/kg能显著逆转慢性温和不可预知应激(CUMS)大鼠抑郁样行为。再如,陈箐筠等报道了槲皮素对皮质酮损伤的PC12细胞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提示有抗抑郁作用(陈箐筠,干信,槲皮素对皮质酮损伤的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J],化学与生物工程,2009,26(1):47-49)。公开号CN101152201A(公开日2008年4月2日)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异槲皮苷预防和/或治疗抑郁症的医药用途。然而,张利斌等报道了异槲皮苷在0.3mg/kg的剂量下能够显著缩短小鼠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和小鼠悬尾不动时间,但是随着剂量的增加,小鼠抑郁症状反而加重,表现为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和悬尾不动时间延长,甚至超过了模型组(张利斌,张晓庆,等,异槲皮苷抗抑郁作用实验研究[J],药学实践杂志,2011,29(4):272-273,290)。异槲皮苷对抑郁的治疗作用似乎与剂量有关。王佳等报道山柰酚50mg/kg具有显著抗大鼠抑郁作用,可能通过提高前额叶皮质部位NE、DA、5-HT递质水平达到抗抑郁作用(王佳,谢健,等,山柰酚对乳腺癌抑郁模型大鼠的抗抑郁作用研究[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6,33(3):277-281)。
由于抑郁症的发生发展机制至今还不明确,现有治疗药物又存在着诸多缺点,巨大临床需求和有限的治疗手段之间的矛盾急需解决。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未经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2035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