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光卤石热分解制取氯化钾的连续分解结晶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20237.8 | 申请日: | 2017-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030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6 |
发明(设计)人: | 那平;赵思源;刘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9/02 | 分类号: | B01D9/02;C01D3/08;C01D3/1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12201 | 代理人: | 程小艳 |
地址: | 300350 天津市津南区海***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光卤石 分解 制取 氯化钾 连续 结晶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分解结晶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光卤石热分解制取氯化钾的连续分解结晶器。
背景技术
以光卤石为原料制取氯化钾主要有正浮选-冷分解、反浮选-冷结晶和热分解等方法,冷分解法是目前常用的氯化钾生产方法,但耗水量较大,热分解法生产的产品纯度高,粒度大,且对光卤石矿的要求较低,水的蒸发量小,然而其工艺流程相对复杂,对技术水平要求高。分解结晶器是用于光卤石热分解的设备,加入一定量水调浆的光卤石浆料泵入分解结晶器,与来自循环桶中加热至一定温度的循环液混合,光卤石热分解析出氯化钾,氯化钾晶体经生长后,大颗粒氯化钾随物料由结晶器底部排出并通过进一步分离得到氯化钾产品。合理的设备结构可以使氯化钾及时由出料口排出结晶器,并防止颗粒从溢流口排出,保证产品的粒度和产率。为制得高纯度的氯化钾产品,结晶器的结构必须适应结晶环境的要求,满足光卤石及氯化钾结晶的循环流量、生产强度、料液温度、悬浮密度及晶体生长的过饱和度分布和晶体分级形式,才能保证最终优质氯化钾晶体的形成。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分解结晶器结构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光卤石热分解制取氯化钾的连续分解结晶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光卤石热分解制取氯化钾的连续分解结晶器,主要由筒体和盖体构成,所述盖体上设置有光卤石进料口、循环液进料口,所述盖体下部设置有环形挡板,所述筒体底部设置有氯化钾出料口,所述筒体侧部设置有循环液出口,所述筒体上边缘设置有溢流环,所述环形挡板底部设置为漏斗形。
所述溢流环上设置有挡板。
所述筒体底部设置为椭球形。
所述筒体内设置有带导流筒的搅拌轴。
所述搅拌轴上搅拌桨靠近筒体底部。
所述氯化钾出料口位于所述筒体底部中心处。
所述光卤石进料口、所述循环液进料口分别位于所述盖体两侧。
所述循环液出口与所述循环液进料口位于同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与冷分解法所用的DTB结晶器相比,同等生产强度下热分解法所用的分解结晶器所需体积更小,消耗制造材料小。
2、增设溢流环挡板结构可以避免氯化钾小颗粒由上部离开结晶器;结晶器下部环形挡板由现有的筒形变为漏斗形状,根据伯努利原理,流速增大,这种结构有利于加速大颗粒排出,有效增大氯化钾产品的产量和粒度。
3、设计搅拌桨靠近结晶器底部,有利于吸上较小颗粒的氯化钾,增强物料循环并远离溢流区,有利于小晶体生长并防止其通过溢流离开结晶器。
4、氯化钾固体密度较大,容易沉积,相较于有环隙的W形底,结晶器椭球形底部结构不易产生颗粒的堆积,密度大的颗粒能够更快排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放大俯视图(表示各物料口位置)。
图3是本发明热分解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记:1.电机,2.溢流环,3.筒体,4.导流筒,5.搅拌轴,6.环形挡板,7.支架,8.搅拌桨,9.分解结晶器,10.循环桶,11.保温沉降器,12.光卤石浆料槽,13.大颗粒KCl浆料,14.光卤石进料口,15.循环液进料口,16.氯化钾出料口,17.循环液出口,18.盖体,19.环形挡板底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光卤石热分解制取氯化钾的连续分解结晶器9,主要由筒体3和盖体18构成,所述筒体3底部设置为椭球形,椭球形结构不易产生颗粒的堆积,密度大的颗粒能够更快排出,所述筒体3内设置有带导流筒4的搅拌轴5,为吸上较小颗粒的氯化钾,强制使其加快物料循环并远离溢流区,所述搅拌轴5上的搅拌桨8靠近筒体3底部,所述盖体18上设置有光卤石进料口14、循环液进料口15,如图2所示,所述光卤石进料口14、循环液进料口15分别位于所述盖体18两侧,所述筒体3底部设置有氯化钾出料口16,所述氯化钾出料口16位于所述筒体3底部中心处,所述盖体18下部设置有环形挡板6,所述环形挡板6顶部与所述盖体18底部焊接,为加速大颗粒向下排出,所述环形挡板6的底部19设置为漏斗形,所述筒体3侧部设置有循环液出口17,所述循环液出口17与所述循环液进料口15位于同侧,所述筒体3上边缘设置有一圈溢流环2,所述溢流环2为挡板结构,挡板结构的溢流环2可以避免氯化钾小颗粒由上部离开结晶器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2023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