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市政集成综合布设管道的施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19451.1 | 申请日: | 2017-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665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杨越嶂;苏海蔚;厉胜涛;晋华荣;陈亮亮;刘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视野环境艺术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E02D29/12;E02D33/00;E02D17/08;F16L1/028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郑博文 |
地址: | 325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施工工艺 施工 布设 技术方案要点 土石方开挖 市政 沟槽回填 沟槽开挖 管道基础 施工成本 施工工期 施工难度 支护 槽钢板 钢板桩 检查井 放线 减小 工作量 预留 测量 铺设 拆除 节约 降水 安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市政集成综合布设管道的施工工艺,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以下步骤:施工前准备、测量放线、土石方开挖、降水、打设槽钢板桩、沟槽开挖及支护、管道基础施工、铺设管道及预留、检查井施工、管道坞膀、沟槽回填、以及钢板桩拆除;具有施工工艺简单、施工难度低、减小了工作量、缩短了施工工期、提高施工质量、节约施工成本、安全有效、实用性强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市政地下管道施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市政集成综合布设管道的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管道需求,各个大中城市的地下管网陆续进行大规模修建,还有一些地下管道需要维护更新;市政地下综合管廊又叫“共同沟”,是将燃气、电力、电信、给水、雨水、污水乃至垃圾等各种不同的管道,共同敷设在一个地下空间中的市政管道的设置方案。
现今在对市政地下综合管廊进行施工时,管道用量多且使用分散,存在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导致其施工进度慢,施工质量低下的缺陷。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市政集成综合布设管道的施工工艺,具有提高其施工效率以及施工质量的作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市政集成综合布设管道的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施工前准备:先形成作业面,再进行一段试验段施工,得出经验数据以指导后续施工,根据总体进度计划要求,分成多段施工段形成流水作业组;
S2、测量放线:根据设计施工图,测设管道中心线和检查井中心位置,设立中心桩,根据施工管道直径大小,按规定的沟槽宽度定出开挖边线,在沟槽外井位置的两侧设置控制桩,并记录两桩至井中心的距离;
S3、土石方开挖:按照设计图放出开挖线进行沟槽的开完,且沟槽先呈梯形状开挖,再挖成矩形状,施工时计算沟槽堆土对沟槽壁侧向土压力;
S4、降水:沟槽采用板桩密排支撑,设排水沟及基坑进行抽水;
S5、打设槽钢板桩:在土石方开挖的梯形沟槽中施打槽钢板桩,板桩入图深度与沟槽深度比值为0.35,在两侧钢板桩之间设置有横撑,且横撑的长度比未打紧前空间长2-6cm;
S6、沟槽开挖及支护:沟槽采用分级开挖,且挖土深度至2m时,先距地面0.6-0.8m处撑头道支撑,管顶上的一道支撑与管顶净距大于20cm,离基础面上20cm处加设一道临时支撑;
S7、管道基础施工:基础施工前复核沟槽底的标高,基础的底层土人工挖除,修整槽底,管道基础采用碎石或砾石砂,碎石粒直径为5-40mm,砾石砂的粒径小于60mm,基础夯实且表面平整;
S8、铺设管道及预留:管道接口处在管道就位后,覆土前包裹多层土工布,宽度为900mm,土工布接缝搭接宽度为200mm,且在管道端口设置有多个预留管道接口,预留管道接口处设置有用用于密封其预留管口的阀门;
S9、检查井施工:采用砖砌,其底部沿纵向尺寸深处井外壁各600mm,井壁外采用1:2防水砂浆粉刷,厚度为20mm,且管道与检查井的接口管道垫实;
S10、管道坞膀:选用砂性材料填满沟槽回填,回填高度与管道中心齐平,坞膀时,在管道两侧同时均匀下料回填,每层回填厚度为300mm,并逐层捣实;
S11、沟槽回填:按沟槽水平高度由高向低分层回填进行,且每层回填高度为15-20cm,管顶以上回填时,分层晒水夯实,每层30cm;
S12、钢板桩拆除:回填达到要求高度后,对钢板桩进行拔除,且拔出后及时回填桩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视野环境艺术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视野环境艺术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194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