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牧草多品种耦合种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19115.7 | 申请日: | 2017-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127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1 |
发明(设计)人: | 戴求仲;魏仲珊;潘迪子;罗玉;段洪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德人牧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2/20 | 分类号: | A01G22/20;A01G22/40;A01G22/00;A01C1/08;A01B79/02;A01C21/00;C05G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3 | 代理人: | 逯长明;许伟群 |
地址: | 4150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牧草 品种 耦合 种植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一种牧草多品种耦合种植方法,包括如下内容:选择苜蓿种子、苎麻种子和玉米种子;对选择好的苜蓿种子、苎麻种子和玉米种子进行消毒处理;播种前对土地进行翻耕;播种时在相邻的两行苎麻种子之间播种一行玉米种子,将苜蓿种子撒播于苎麻种子和玉米种子之间;当苎麻植株高度为55‑65cm时收割苎麻,玉米植株高度为60‑75cm时收割玉米,苜蓿生长高度为50‑60cm时,收割苜蓿。本申请的牧草种植方法能有效提高牧草的产量、质量、膳食纤维含量,以解决现有牧草种植产量低、质量差、叶量少、膳食纤维含量低、适口性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牧草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牧草多品种耦合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膳食结构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对于优质肉、奶的需求量大幅增加,但是用大量谷物作饲料非常不经济。因此,牧草已经成为替代谷物饲料的首选。
目前,常见的牧草种植方法是几种牧草混合播种,例如,将黑麦草1份,苜蓿1.3-1.7份和大刍草1.3-1.7份的种子彼此均匀混合,再将百脉根1份的种子均匀混入其中,每份以重量单位计,将混合后的牧草种子均匀撒播在土地上,再通过施肥、浇水、收割等工艺过程完成牧草的种植。
然而,黑麦草、苜蓿、大刍草、百脉根混合撒播,导致牧草需要同时收割,使得一年生和多年生牧草不能充分发挥其自身优势,生产的牧草产量低、质量差、叶量少、膳食纤维含量低、适口性差,难以满足目前食草家畜对牧草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牧草多品种耦合种植方法,以解决牧草产量低、质量差、叶量少、膳食纤维含量低、适口性差的问题。
一种牧草多品种耦合种植方法,包括如下内容:
选择苜蓿种子、苎麻种子和玉米种子,所述种子颗粒饱满、无虫蛀现象,所述种子的纯度不小于96%;
对所述苜蓿种子、苎麻种子和玉米种子进行消毒处理;
对耕地进行翻耕,所述翻耕依次包括深耕和旋耕,深耕的深度为15-30cm,旋耕深度为 10-15cm;
在相邻的两行苎麻种子之间播种一行玉米种子,相邻的每行苎麻种子和每行玉米种子的间距为50-70cm;在每行所述苎麻种子中,相邻苎麻种子的间距为30-40cm;在每行所述玉米种子中,相邻玉米种子的间距为25-35cm;所述苜蓿种子撒播于所述苎麻种子和玉米种子之间;
当苎麻植株高度为55-65cm时进行收割苎麻,并留茬3-8cm;当玉米植株高度为60-75cm 时收割玉米,并留茬4-8cm;当苜蓿生长高度为50-60cm时,收割苜蓿,并留茬5-10cm。
可选的,所述对所述苜蓿种子、苎麻种子和玉米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包括:
使用0.8-2%的石灰水浸泡所述苜蓿种子和玉米种子10-20min;使用0.5-1.5%的次氯酸钠浸泡苎麻种子10-20min。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播种前,将所述苜蓿种子和根瘤菌混合均匀。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在翻耕之后旋耕之前,向每亩耕地施底肥500-800kg;在每次收割后5-7天,向每亩耕地追肥25kg-30kg。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在牧草全部返青之后,对牧草浇第一次返青水;在每次追肥之后,对牧草浇一次水。
可选的,所述底肥和所述追肥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尿素20-25份,过磷酸钙3-7份,氯化钾2-10份,硫酸镁2-5份,硫酸亚铁3-9份,硫酸铵12-19份,硫酸锌6-8份,硼砂3-6份,柠檬酸2-5份,中药粉末7-16份,植物生长调节剂8-12份,稀土6-10份,混合纤维5-10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德人牧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德人牧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1911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