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大斜柱的浇筑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18935.4 | 申请日: | 2017-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400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黄芷敏;冯亦文;黄秋筠;高媚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建筑工程机械施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3/34 | 分类号: | E04C3/34;E04G1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晁永升 |
地址: | 510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大 浇筑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建筑行业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高大斜柱的浇筑方法,包括已浇筑框架柱,所述高大斜柱位于已浇筑框架柱的一侧;所述浇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搭设满堂支架,在满堂支架内按预设倾斜角度设置底部浇筑模板;S2、在浇注模板内浇筑斜柱;S3、在满堂支架上方搭设上部支架;S4、在上部支架内按预设倾斜角度续接上部浇筑模板;S5、架设水平钢管,所述水平钢管水平拉设在上部浇筑模板与已浇筑框架柱之间;S6、在上部浇筑模板内继续浇筑斜柱;S7、重复步骤S3‑S6至斜柱浇筑到预设高度。本发明可用于较高大斜柱或斜柱倾斜角度较大的斜柱浇筑问题,可有效解决斜柱下方地面承载力不足或空间受限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行业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大斜柱的浇筑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关于浇筑高大斜柱,有以下几种传统技术:
1、采用满堂支架法,从地面开始围绕斜柱搭设支架,再在支架上搭设斜柱柱模,依靠满堂支架承受柱模及浇筑混凝土时的重力。
2、斜柱模板部分由置于楼板上的定型斜柱底模板和依次连接的标准圆柱模板构成。斜拉部分的预埋拉环通过钢丝绳与斜柱模板部分的拉结点连接。满堂脚手架的水平钢管连接斜撑杆的底端,斜撑杆上的可调支托与斜柱模板部分下斜柱面法兰支撑连接构成支撑部分。
3、先预埋带锚筋的连接件,接着绑扎外斜柱钢筋笼,在外斜柱钢筋笼四周封上模板,并用抱箍固定模板,然后用可调节拉杆的一端连接抱箍,另一端连接已预埋在梁板上的带锚筋的连接件。再调整可调节拉杆的长度,将外斜柱模调至设计角度,最后浇捣外斜柱混凝土。
这几种方法存在容易失稳不安全,地面需要有较大承载力,容易把楼板拉裂破坏楼板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克服上述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大斜柱的浇注方法包括已浇筑框架柱,所述斜柱位于已浇筑框架柱的一侧;所述浇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搭设满堂支架,在满堂支架内按预设倾斜角度设置底部浇筑模板;
S2、在浇注模板内浇筑斜柱;
S3、在满堂支架上方搭设上部支架;
S4、在上部支架内按预设倾斜角度续接上部浇筑模板;
S5、架设水平钢管,所述水平钢管水平拉设在上部浇筑模板与已浇筑框架柱之间;
S6、在上部浇筑模板内继续浇筑斜柱;
S7、重复步骤S3-S6至斜柱浇筑到预设高度。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中还包括搭设悬臂支架,所述悬臂支架与上部支架平行。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中还包括对斜柱的凝固养护步骤。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6中还包括对斜柱的凝固养护步骤。
进一步的,所述斜柱与已浇筑框架柱相对的另一侧存在斜柱下部建筑,所述悬臂支架位于斜柱下部建筑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水平钢管包括横向钢管和纵向钢管,所述横向钢管和纵向钢管分别架设在上部浇筑模板与已浇筑框架柱上,所述横向钢管和纵向钢管之间通过扣件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横向钢管和纵向钢管与上部浇筑模板和已浇筑框架柱之间垫设有木方。
本发明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利用已浇筑内部框架柱,在框架柱与斜柱之间通过钢管进行连接,利用框架柱把斜柱“拉”住。不用在斜柱下方搭设满堂支架,也无需预埋件,材料获取简单,操作上更方便。
2.本发明在斜柱下方无需搭设满堂支架,能够解决斜柱下方地面承载力不足或空间受限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建筑工程机械施工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省建筑工程机械施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1893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