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瓯绣服饰的加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13814.0 | 申请日: | 2017-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140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1 |
发明(设计)人: | 俞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市荣士达衬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5C17/00 | 分类号: | D05C17/00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越兴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0 | 代理人: | 方剑宏 |
地址: | 312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布料 服饰 图案 面料 经线 地方文化 艺术欣赏 预缩处理 画线 临摹 配线 纬线 找正 定型 粘贴 背面 搭配 作品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瓯绣服饰的加工工艺,步骤如下:根据服饰款式选择合适的面料,并对布料进行预缩处理,同时根据已选图案和面料的搭配进行配线;找正布料的经线和纬线后对布料进行上绷,根据尺寸在布料上画线将服饰的各个部位分布好,并将选好的图案临摹在对应的位置上,最后在图案的背面上粘贴一层薄衬便于图案定型;本发明使瓯绣作品从艺术欣赏转向服饰、使瓯绣文化贴近市场、贴近人们的生活,使更多的人领略到它的魅力,更好的弘扬地方文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服饰及其加工工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瓯绣服饰的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瓯绣作为中华民族的非物质文化艺术的宝贵遗产,是中国民间传统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产于浙江温州,因温州古称东瓯,故称“瓯绣”,瓯绣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和艺术,以及工艺研究价,虽然瓯绣具上千年历史,但是采用传统的制作工艺完成的瓯绣作品的通常需要进行装裱保存,避免水洗后影响它的效果和魅力,所以截至目前为止还是局限于艺术欣赏制品,还没有应用在服饰上,走上商业化、规模化道路,不能让人们更好、更多的了解瓯绣。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使瓯绣作品从艺术欣赏转向服饰、使瓯绣文化贴近市场、贴近人们的生活的瓯绣服饰的加工工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瓯绣服饰的加工工艺,步骤如下:
步骤S01,根据服饰款式选择合适的面料,并对布料进行预缩处理,同时根据已选图案和面料的搭配进行配线;
步骤S02,找正布料的经线和纬线后对布料进行上绷,根据尺寸在布料上画线将服饰的各个部位分布好,并将选好的图案临摹在对应的位置上,最后在图案的背面上粘贴一层薄衬便于图案定型;
步骤S03,利用多种针法进行绣图,绣图过程遵循从上到下,从右到左的顺序,且已绣好的区域和下一个刺绣区域均采用白纱覆盖,且用针线疏缝;
步骤S04,布料下绷,沿着步骤S03中的画线对布料进行裁剪和缝制,服饰完成;
步骤S05,对已成型服饰进行浸泡、烘干和对未绣有图案的部位进行熨烫;
步骤S06,取下白纱,呈现成品。
进一步地,步骤S01的预缩处理过程中,蒸汽压力为1.0~1.2Mpa,蒸汽用量为38~42kg/h。
进一步地,步骤S02中的画线使用可溶性墨水,所述薄衬为冷水溶无纺布。
进一步地,步骤S03中的疏缝过程采用籽粒绣针法。
进一步地,步骤S04中的缝制采用包边缝,操作方法是,先把面料的反面相对,缝份对齐,距边0.4~0.5厘米,缝合好,然后把缝合好的缝份藏在里面,再把面料的正面相对,缝份向一侧翻折,距边0.6-0.7厘米,缝合好,且两次缝份都必须等宽,而且第二次缝份必须包住第一次缝份,服装的正面不允许露毛差,缝制过程中的针码宜小,一厘米5针。
进一步地,步骤S05中浸泡工艺是为了去薄衬,浸泡时间为8分钟左右;步骤S05中烘干工艺温度不超过100℃;步骤S05中熨烫工艺温度不超过150℃。
进一步地,步骤S01中刺绣中配丝线的工艺要求:不褪色绣花线或丝线进行固色处理后再用,其中,固色牢度达4.5级。
进一步地,还包括金银线的参入工艺,金银线的参入工艺应用在步骤S03中,金银线勾勒刺绣图案的外框或在图案上进行点缀。
进一步地,图案要尽量避开服装的缝份以保证图案的完整性。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的优点是:使瓯绣作品从艺术欣赏转向服饰、使瓯绣文化贴近市场、贴近人们的生活,使更多的人领略到它的魅力,更好的弘扬地方文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市荣士达衬布有限公司,未经绍兴市荣士达衬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138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执行终端可浮动平衡调节的自动换梭壳装置
- 下一篇:一种纺织品加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