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珩磨机珩磨单进给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13401.2 | 申请日: | 2017-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773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李学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信能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47/20 | 分类号: | B24B47/20;B24B33/02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32103 | 代理人: | 汪青 |
地址: | 21522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珩磨机珩磨单 进给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珩磨机珩磨单进给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珩磨是用镶嵌在珩磨头上的珩磨条对精加工表面进行精整加工的一种工艺,珩磨机主要用于精密零件内孔的精加工、超精加工。珩磨机单进给型机构是实现珩磨头加工实时扩张珩磨油石的重要机构,其进给量、进给控制精度、进给方式是影响珩磨加工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传统珩磨机中进给机构多采用液压驱动液压缸,从而实现珩磨头油石的扩张和收缩。其主要靠油压的压力实现对珩磨切削压力的控制,它无法实现油石定量进给,只能采用定压进给模式。此外,液压油缸存在泄漏和污染环境的风险,出现泄漏后更换密封件较麻烦。维持油缸位置的液控单向阀存在内泄,无法长时间维持位置,液压式珩磨机,其整体结构复杂、笨重,维护成本极高,很难获得高质量的珩磨精度,也很难获得高效率的珩磨加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珩磨机珩磨单进给机构,其工作稳定,效率高,维护方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珩磨机珩磨单进给机构,包括箱体、由箱体内部向下穿出的珩磨顶杆、设于箱体上方外部的用于为珩磨顶杆沿上下方向运动提供动力的驱动装置,珩磨顶杆沿箱体的上下方向延伸且能够绕自身轴心线转动的连接在箱体上,珩磨机珩磨单进给机构还包括设于箱体内部的与驱动装置的动力连接的用于带动珩磨顶杆沿上下方向运动的自锁传动机构,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轴用于输出转动动力,当驱动装置工作,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轴转动,并通过自锁传动机构带动珩磨顶杆沿上下方向运动,当驱动装置停止工作,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轴停止转动,自锁传动机构能够将珩磨顶杆锁定在其运动轨迹的任一位置。
优选地,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轴沿竖直方向延伸设置。
优选地,箱体呈扁平的四方体状,设定四方体状的箱体的长度值为a,四方体状的箱体的宽度值为长度值a的1/3~1/2。本发明的珩磨机的整体结构更加紧凑,使得箱体尺寸小,占用空间小,适用性加强。
优选地,自锁传动机构包括与驱动装置动力连接的且沿上下方向延伸设置的滚珠丝杠、套设在滚珠丝杠外周且与滚珠丝杠螺纹配合连接的滚珠螺母,珩磨顶杆相对滚珠螺母固定设置。
优选地,自锁传动机构还包括将滚珠螺母与珩磨顶杆固定连接的连接装置,连接装置包括与珩磨顶杆的上端部固定连接的连接块、沿上下方向活动套设在滚珠丝杠的外周且与滚珠螺母的下部固定连接的连接套,连接套的下端部与连接块固定连接。
优选地,滚珠丝杠的轴心延伸线、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轴的轴心延伸线、珩磨顶杆的轴心延伸线三者均匀沿着竖直方向延伸且三者相重合设置。这样的设置可以使的珩磨机的整体结构更加分紧凑,箱体可以制作的更小,整体机构变小,占用的空间也更小,实用性更大,适用的范围也更广。
优选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与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连接的减速机,滚珠丝杠通过联轴器与减速机的输出端动力连接。
优选地,联轴器和滚珠丝杠上均开设有相互对应的键槽,相互对应的键槽内卡接有卡接键。通过该键槽与卡接键的设置,避免了联轴器螺钉松动,造成连接失效,电机空转,而移动部件并未移动的状况,使得能够进一步地有效的提高珩磨机的进给的稳定性能。
优选地,珩磨机珩磨单进给机构还包设于箱体内部的用于为珩磨顶杆沿上下方向运动进行导向的导向机构,导向机构包括设于箱体长度方向两侧且两端部分别固定连接在箱体上部和下部的导柱、沿导柱滑动设置的导套,导套通过连接板与滚珠螺母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珩磨机珩磨单进给机构还包括控制所述驱动装置动作的控制系统、设于所述箱体内部的用于监测所述滚珠螺母的运动位置的传感器,所述传感器与所述控制系统信号连接,所述控制系统根据所述传感器所监测的信息控制所述驱动装置动作。控制系统接收到传感器的发送的信号,并根据该信号,发出控制信号,使驱动电机做正转、反转或停转等动作,进而使得珩磨顶杆向上运动或向下运动或停止运动。
优选地,滚珠丝杠通过轴承组件与箱体转动连接。
由于以上技术方案的实施,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信能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信能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134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