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率串联混合型多端口DC/DC变换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11573.6 | 申请日: | 2017-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1102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发明(设计)人: | 邾玢鑫;陈耀;王辉;曾庆典;李圣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峡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M3/158 | 分类号: | H02M3/158;H02J7/00;H02J7/35 |
代理公司: | 42103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吴思高<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443002***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率 串联 混合 多端 dc 变换器 | ||
一种高效率串联混合型多端口DC/DC变换器,包括单向升压DC/DC变换器、串联型双向DC/DC单元,所述单向升压DC/DC变换器包括电源U1、电感L1、开关管S1、二极管DO、电容CO;电源U1正极连接电感L1一端,电感L1另一端连接开关管S1漏极、串联型双向DC/DC单元一侧,电源U1负极连接开关管S1源极、电容CO一端,电容CO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O阴极,二极管DO阳极连接串联型双向DC/DC单元另一侧。所述串联型双向DC/DC单元为多个,多个串联型双向DC/DC单元串联或者并联。本发明通过改进双向DC/DC变换器的结构,提出了一种串联型双向DC/DC单元拓扑以及串联混合型MPC的构建思路和实现方案,实现了储能单元串联接入,具有结构简单、控制方便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DC/DC变换器,具体说是一种高效率串联混合型多端口DC/DC变换器。
背景技术
随着能源危机、温室效应以及大气污染等全球问题的日益严重,光伏发电、燃料电池发电等新能源发电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快速发展,含储能单元的新能源发电系统能够平滑新能源微电源的发电出力,提高系统并网稳定性。现有的并联混合型多端口变换器方案中储能单元一般以并联的形式与升压DC/DC变换器或者直流母线相连,传统的并联式结构虽然能够解决微电源发电出力以及并网时系统稳定性的问题,但是由于并联式结构的原因使储能系统每次充电时都要进行两次电能转换,造成电能浪费及电能利用率低等问题,另外并联式结构还会增加系统设计成本以及控制器设计的复杂度。因此,改进现有并联式结构对于减少储能系统能量转换次数、提高系统能量利用率、降低系统设计成本及优化控制器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重点解决储能单元并联式结构造成的能量转换次数多,能量利用率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高效率串联混合型多端口DC/DC变换器。本发明通过改进双向DC/DC变换器的结构,提出了一种串联型双向DC/DC单元拓扑以及串联混合型MPC的构建思路和实现方案,实现了储能单元串联接入,具有结构简单、控制方便等优点。与传统并联混合型MPC相比,该方案能够显著的减少储能单元的能量转换次数,从而降低能量损耗,提高能量的利用率。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高效率串联混合型多端口DC/DC变换器,包括单向升压DC/DC变换器、串联型双向DC/DC单元,所述单向升压DC/DC变换器包括电源U1、电感L1、开关管S1、二极管DO、电容CO;电源U1正极连接电感L1一端,电感L1另一端连接开关管S1漏极、串联型双向DC/DC单元一侧,电源U1负极连接开关管S1源极、电容CO一端,电容CO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O阴极,二极管DO阳极连接串联型双向DC/DC单元另一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峡大学,未经三峡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1157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