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牡丹吊兰有机生态栽培基质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09966.3 | 申请日: | 2017-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408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干方群;孙旭;杭小帅;胡继恩;凌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开放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24/22 | 分类号: | A01G24/22;A01G24/20;A01G24/15;A01G3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申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74 | 代理人: | 邱兴天 |
地址: | 210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牡丹 吊兰 有机 生态 栽培 基质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牡丹吊兰有机生态栽培基质及其应用,栽培基质的制备步骤包括:1)取玉米秸秆、牛粪、B3菌,充分粉碎,混合,加水调节含水率;2)堆肥;3)将堆肥产物与珍珠岩和蛭石进行栽培基质复配,获得栽培基质。本发明牡丹吊兰有机生态栽培基质,与全氮磷钾比较而言,速效氮磷钾的变化相对缓和,速效氮和速效磷整体先略微增加后下降,而速效钾整体呈现略微下降趋势。与对照基质相比,整个栽培周期,牡丹吊兰的生长状态较好,栽培基质的pH变化不大,整体维持在近中性左右;土粒密度、容重和孔隙度等理化性状变化不明显。牡丹吊兰的株高偏高,叶片面积增大,且新生叶的数量较多,可专用于牡丹吊兰的栽培,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牡丹吊兰有机生态栽培基质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牡丹吊兰是食用甘蓝的园艺变种,耐寒性强。牡丹吊兰观赏品种多,叶色鲜艳多变,观赏期长,是优良的盆栽观叶花卉,广泛用于公园或街头的花坛,具有很高的观赏效果。由于其园林应用效果好,品种花色丰富,生产管理方便,经济效益好,加之城市绿化建设力度的增强,牡丹吊兰需求量在不断增大,专业育苗已成为其生产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诸多研究表明,利用农业废弃物作为育苗基质是可行的。泥炭作为过去最主要的有机基质,但是泥炭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同时泥炭的开采带来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因而寻求经济实用的有机代用基质。目前在基质选择的研究中,可根据各地实际情况选用菇渣、炭化稻壳、锯末、树皮、棉籽壳、芦苇末等价格低廉材料用作育苗基质。因此,利用农业废弃物制备适于牡丹吊兰的栽培基质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牡丹吊兰有机生态栽培基质,采用秸秆堆肥产物与其它基质复配,可以有效的作为观赏类植物牡丹吊兰的生长介质。
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牡丹吊兰有机生态栽培基质,由以下步骤制备而成:
1)取玉米秸秆、牛粪,充分粉碎,加入B3菌混合,加水,调节含水率至70%;
2)在大棚内堆肥60天,温度控制在25℃左右;
3)将堆肥产物与珍珠岩和蛭石进行栽培基质复配,获得牡丹吊兰栽培基质。
所述的牡丹吊兰有机生态栽培基质,玉米秸秆、牛粪与B3菌的质量比为800~1000:800~1000:1。
所述的牡丹吊兰有机生态栽培基质,堆肥产物与珍珠岩、蛭石质量比为1:1:1~4。
所述的牡丹吊兰有机生态栽培基质,堆肥产物与珍珠岩、蛭石质量比为3:3:4。
所述的牡丹吊兰有机生态栽培基质在栽培牡丹吊兰中的应用。
所述的应用,将基质放入花盆,选取牡丹吊兰在温室内进行栽培,常规管理9周以上。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牡丹吊兰有机生态栽培基质,利用农业废弃物玉米秸秆和牛粪以及B3菌混合堆肥制得牡丹吊兰栽培基质,通过研究发现,堆肥产物的全氮含量变化不明显,仅略微增加,全磷和全钾含量在堆肥10天后先均出现显著降低,之后变化不大。与全氮磷钾比较而言,速效氮磷钾的变化相对缓和,速效氮和速效磷整体先略微增加后下降,而速效钾整体呈现略微下降趋势。整个栽培周期,牡丹吊兰的生长状态较好。随着牡丹吊兰的生长,栽培基质的pH变化不大,整体维持在近中性左右;土粒密度、容重和孔隙度等理化性状变化不明显,含水率差异主要是由浇水及植物耗水量所引起的。通过牡丹吊兰的栽培发现,整个栽培周期,与对照基质相比,牡丹吊兰生长状态较好,株高偏高,叶片面积增大,且新生叶的数量较多,可专用于牡丹吊兰的栽培,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堆肥过程全氮变化特征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开放大学,未经江苏开放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0996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利用魔芋制备低聚甘露糖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火龙果酵素粉的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