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次性可调节切口保护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09050.8 | 申请日: | 2017-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541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30 |
发明(设计)人: | 张继准;杜丰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杜丰颖 |
主分类号: | A61B17/02 | 分类号: | A61B17/02;A61B9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12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性 调节 切口 保护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地,涉及一种可调节切口保护器。
背景技术
在外科腹腔手术中,当外科医生切开患者手术部位后,通常是因为组织收缩作用,切口会呈闭合状态。过去,外科医生会在患者皮肤切开后利用金属牵拉器或者拉钩将切口拉开,从而达到暴露手术视野的目的,但经常发生牵拉过度至撕裂伤口或暴露角度不够的情况。目前已经研发出各种切口保护器应用于临床,通常为两个环状口及两者之间的套筒状薄膜。现阶段,将切口保护器覆盖于切口上,从而达到使切口张开的目的,外科医生可以切口保护器的开口对患者施以手术。然而,现有的切口保护器不能对内外开口进行调节,从而导致外环及置入内环的口径大小不能进行调节,即不能根据手术所需暴露视野、患者手术部位切口大小及外科医生手臂粗细进行适当的调节,同时,现有的各种型号切口保护器也会出现置入内环外翻出切口的现象,从而增大了手术风险、降低了手术可操作性。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欲提供一种新型可调节切口保护器,在其开口处均设置口径调节装置,分别与弹性外环、弹性置入内环相连接,使其可以根据患者手术切口大小、患者手术所需暴露视野大小及外科医生手臂粗细对内外环进行尺寸调节,降低手术风险的同时提高手术可操作性。本申请为一次性可调节切口保护器,它包括弹性外环、弹性置入内环、外环口径调节装置、内环口径调节装置和位于内外环之间的筒状薄膜(两层);弹性外环固定于筒状薄膜上端外侧,弹性置入内环固定于筒状薄膜下端外侧,外环口径调节装置位于弹性外环外侧,内环口径调节装置位于弹性置入内环外侧;内外环口径调节装置内部均设有若干连接杆,连接杆两端分别连接内外环口径调节装置和弹性内外环;两层筒状薄膜之间设有若干连接杆,连接杆两侧连接内外两层筒状薄膜,连接杆两端连接弹性外环与弹性置入内环,若干连接杆起连接弹性外环与弹性置入内环作用的同时增大切口与本切口保护器筒状薄膜之间的摩擦阻力,降低弹性置入内环与部分筒状薄膜滑出切口的风险。弹性置入内环可被折叠口通过腹壁上的切口置入腹腔内,随后自动恢复成环状卡于腹内,弹性外环向弹性置入内环沿弹性置入内环方向翻转使其达到最接近患者切口处皮肤的状态,弹性内外环因其有一定的刚性,故而使切口被牵拉开并通过套筒状薄膜将患者切口与外界相隔离。所述的可调节切口保护器的弹性卡扣装置数量为8-12个,以8个为最佳,并沿切口保护器中心轴线方向排列。其中卡扣调节装置的材料为医用金属或医用高分子材料,位于弹性外环及弹性置入内环及弹性外环的缺口的区域内。手指摁动卡口调节器使卡舌卡于弹性卡扣调节装置中,从而达到调节及固定弹性外环及弹性置入内环口径的作用。由于在弹性内外环上均设有缺口,并且为弹性开口,相对于目前现有技术中的无开口的常规切口保护器来说,本申请的可调节切口保护器内外环均具有良好的韧性,不易变形且操作简单,提高了手术的便利性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方式的可调节切口保护器的示意图。
图2:图1所示的可调节切口保护器的侧视图。
图3:图1所示的可调节切口保护器的另一个侧视图,其中右侧显示为剖视图。
图4:图1所示的可调节切口保护器的立体图。
图5:图1所示的可调节切口保护器的内环口径调节装置和位于内外环之间的筒状薄膜(两层)及若干连接杆剖视图。
图6:图1所示的可调节切口保护器的口径调节装置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外科手术中,本可调节切口保护器放置于患者腹壁切口内并将切口牵拉开,外科医生的手通过本可调节切口保护器伸入患者腹腔内进行手术。参见附图1-6,本申请的可调节切口保护器包括弹性外环1弹性置入内环2外环口径调节装置3内环口径调节装置4和位于内外环之间的筒状薄膜(两层)5;弹性外环1弹性置入内环2之间通过筒状薄膜5连接形成通路。弹性外环5固定于筒状薄膜5上端外侧,弹性置入内环2固定于筒状薄膜5下端外侧,外环口径调节装置3位于弹性外环1外侧,内环口径调节装置4位于弹性置入内环2外侧;内外环口径调节装置3、4内部均设有若干连接杆6,连接杆两端分别连接内外环口径调节装置3、4和弹性内外环1、2;两层筒状薄膜5之间设有若干连接杆7,连接杆7两侧连接内外两层筒状薄膜5,连接杆7两端连接弹性外环1与弹性置入内环2,若干连接杆7起连接弹性外环1与弹性置入内环2作用的同时增大切口与本切口保护器筒状薄膜之间的摩擦阻力,降低弹性置入内环2与部分筒状薄膜5滑出切口的风险。弹性置入内环2可被折叠口通过腹壁上的切口置入腹腔内,随后自动恢复成环状卡于腹内,弹性外环1向弹性置入内环2沿弹性置入内环2方向翻转使其达到最接近患者切口处皮肤的状态,弹性外环1及弹性置入内环2因其有一定的刚性,故而使切口被牵拉开并通过筒状薄膜5将患者切口与外界相隔离。可调节切口保护器的弹性卡扣调节装置8数量为8-12个,以8个为最佳,并沿切口保护器中心轴线方向排列。其中弹性卡扣调节装置8的材料为医用金属或医用高分子材料,位于弹性外环1及弹性置入内环2的缺口9、10的区域内。手指摁动卡口调节器11、12使卡舌13卡于弹性卡扣调节装置8中,从而达到调节及固定弹性外环1及弹性置入内环2口径的作用。弹性外环卡扣调节器11及弹性置入内环卡口调节器12材料为医用金属或医用高分子材料,位于弹性卡扣调节装置8一侧。由于在弹性外环及弹性置入内环2上均设有缺口9、10,并且为弹性开口,相对于目前现有技术中的无开口的常规切口保护器来说,本申请的可调节切口保护器内外环均具有良好的韧性,不易变形且操作简单,提高了手术的便利性和安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杜丰颖,未经杜丰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0905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单晶硅金刚线开方机
- 下一篇:单晶棒料截断切割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