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变频机组的启动方法、系统、调度器和空调有效
| 申请号: | 201711306400.5 | 申请日: | 2017-12-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0596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6 |
| 发明(设计)人: | 陈军平;陆贵生;唐政清;李志雄;孙思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F11/83 | 分类号: | F24F11/83;F24F11/46;F24F11/64 |
| 代理公司: | 11038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赵倩男<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 地址: | 51907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压缩机 变频机组 运行频率 调度器 发送 启动器 空调 接收启动器 能源损耗 频繁启动 能效比 指令 机组 查询 | ||
本公开公开了一种变频机组的启动方法、系统、调度器和空调,涉及控制领域。该方法包括:接收启动器发送的开启压缩机请求;查询当前已开启的压缩机的运行频率;根据已开启的压缩机的运行频率确定是否向发送开启压缩机请求的启动器发送开启压缩机指令。本公开避免压缩机频繁启动,能够提高机组运行的能效比,降低能源损耗。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变频机组的启动方法、系统、调度器和空调。
背景技术
现有的变频机组,一般采用模块化的思想,各个模块根据自身的检测温度值情况与目标温度的差值控制压缩机运行,压缩机启动后,通过升频或者降频控制,使得控制的目标温度稳定,提高舒适性。但多个变频模块都处于同一个制冷或制热工程中,若制冷或制热需求不大时,会出现多个机组同时运行在低频段,使得机组运行能效比很低。
发明内容
本公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变频机组的启动方法、系统、调度器和空调,避免压缩机频繁启动,能够提高机组运行的能效比,降低能源损耗。
根据本公开一方面,提出一种变频机组的启动方法,包括:接收启动器发送的开启压缩机请求;查询当前已开启的压缩机的运行频率;根据已开启的压缩机的运行频率确定是否向发送开启压缩机请求的启动器发送开启压缩机指令。
可选地,开启压缩机请求包括第一开启压缩机请求,其中,在流体温度变化率的积分因子与目标流体温度之差的绝对值大于等于温度阈值的情况下,启动器向调度器发送第一开启压缩机请求;确定是否向发送开启压缩机请求的启动器发送开启压缩机指令包括:判断已开启的压缩机的运行频率是否均处于预定能效比的频率段;若已开启的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均处于预定能效比的频率段,则向发送第一开启压缩机请求的启动器发送开启压缩机指令。
可选地,该方法还包括:若已开启的压缩机的运行频率不是均处于预定能效比的频率段,则向已开启的但未处于预定能效比的频率段的压缩机对应的启动器发送升频指令。
可选地,开启压缩机请求包括第二开启压缩机请求,其中,在流体温度变化率的积分因子与目标流体温度之差的绝对值小于温度阈值,且流体温度变化率的绝对值小于变化率阈值的情况下,启动器向调度器发送第二开启压缩机请求;确定是否向发送开启压缩机请求的启动器发送开启压缩机指令包括:向已开启的压缩机对应的启动器发送升频指令;若已开启的压缩机升频运行后,流体温度变化率的绝对值大于等于变化率阈值,则不向发送第二开启压缩机请求的启动器发送开启压缩机指令。
可选地,该方法还包括:若已开启的压缩机升频运行后,流体温度变化率的绝对值小于变化率阈值,则判断已开启的压缩机的运行频率是否均处于预定能效比的频率段;若已开启的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均处于预定能效比的频率段,则向发送第二开启压缩机请求的启动器发送开启压缩机指令。
可选地,该方法还包括:若接收到多个启动器发送的开启压缩机请求,且确定启动各启动器对应的压缩机,则按照预定顺序依次向各启动器发送开启压缩机指令。
可选地,相邻开启的两个压缩机之间的开启时间间隔大于等于两个压缩机中第一个开启的压缩机从初始运行频率加载到预定能效频率的时长。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还提出一种调度器,包括:压缩机开启请求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启动器发送的开启压缩机请求;压缩机运行频率查询单元,用于查询当前已开启的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压缩机开启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已开启的压缩机的运行频率确定是否向发送开启压缩机请求的启动器发送开启压缩机指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064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