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曲线冷却塔爬梯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06220.7 | 申请日: | 2017-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952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李益;凡安;李兴;任威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河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F25/00 | 分类号: | F28F25/00;E06C9/04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张春;李想 |
地址: | 450007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曲线 冷却塔 爬梯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曲线冷却塔爬梯,包括塔筒内爬梯和塔筒外爬梯,所述塔筒内爬梯设置在冷却塔喉部标高以下,塔筒外爬梯设置在冷却塔喉部标高以上,在所述冷却塔喉部标高位置设置有一个半椭圆形人孔,所述爬梯由多个“Z”字型爬梯组成,每个爬梯包括爬梯平台、爬梯栏杆、爬梯踏板和爬梯护笼。冷却塔在喉部标高以上采用塔筒内爬梯,解决了筒壁外爬梯倒悬的问题,降低了施工难度,在塔筒内的爬梯段,去除了风荷载的影响,增加了爬梯的安全可靠性;塔筒内外爬梯可以同时施工,加快了施工进度,节省了施工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曲线冷却塔爬梯。
背景技术
在火电厂或核电厂的建设中,循环水自然通风冷却塔是最常见的构筑物。冷却塔的高度一般较高,大型冷却塔高度一般为150m左右,目前世界上最高的冷却塔高度为210m。如果要对冷却塔塔顶进行检修,唯有通过塔筒筒壁上的检修爬梯。双曲线冷却塔属于特种结构,与一般的工业建筑,有很大差异。双曲线冷却塔为薄壁结构,结构形式喉部直径最小,从底部到喉部,塔筒直径逐渐增大,从喉部到顶部,塔筒直径逐渐减小,喉部以上筒壁为倒悬状。
一般工业建筑的检修爬梯,如屋面检修爬梯,通常为带护笼的垂直爬梯。冷却塔上的检修爬梯与其他工业建筑的检修爬梯布置不太一样:一是冷却塔的检修爬梯高度很高,一般多达百米以上,对安全性的要求较高,同时在检修时,增加了检修人员的攀爬难度;二是爬梯在筒壁喉部以上为倒悬的形式,对施工的要求较高,增加了检修爬梯的施工难度。
目前冷却塔常用的检修爬梯为:塔筒喉部以下采用沿着筒壁斜向上的带护笼直爬梯,喉部以上为垂直向上的带护笼直爬梯。此种爬梯施工时,喉部以上筒壁倒悬,不方便施工;带护笼直爬梯比较简单,检修人员检修时,需要四肢并用向上攀爬,是一项难度极大的体力活动;爬梯高度太高,对于检修人员的体力是一项极大的考验;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对于直爬梯,更是如此,从冷却塔塔顶沿着爬梯下来,更加困难,同时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必须时时注意脚下,以防脚下踏空。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曲线冷却塔爬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曲线冷却塔爬梯,包括塔筒内爬梯和塔筒外爬梯,所述塔筒内爬梯设置在冷却塔喉部标高以上,塔筒外爬梯设置在冷却塔喉部标高以下,在所述冷却塔喉部标高位置设置有一个半椭圆形人孔,所述塔筒内爬梯和塔筒外爬梯由多个“Z”字型爬梯组成,每个爬梯包括爬梯平台、爬梯栏杆、爬梯踏板和爬梯护笼,所述爬梯栏杆设置在爬梯平台两侧,爬梯栏杆由栏杆横杆和栏杆立杆组成,所述爬梯护笼设置在爬梯踏板两侧,爬梯护笼由护笼横杆和护笼纵杆组成,每节爬梯平台由爬梯斜撑固定支撑在塔筒壁上。
塔筒外爬梯与塔筒内爬梯连接处由塔筒外爬梯平台穿过半椭圆形人孔向内延伸形成塔筒内爬梯平台。
相邻两个爬梯通过将爬梯护笼焊接在爬梯平台上连接,所述爬梯采用的材料为性能不低于Q235的钢材,爬梯栏杆的横杆和立杆通过焊接连接,横杆采用Φ50的焊接钢管,立杆为角钢,立杆高度为1.2m-1.5m,相邻两个立杆的间距为500mm,爬梯护笼的横杆和纵杆焊接连接,横杆为角钢,纵杆为扁钢,相邻两个护笼横杆的间距为500mm,爬梯平台和爬梯踏板采用Φ20的钢管,相邻两根钢管的间距为100mm,踏板焊接在两侧的爬梯护笼上,爬梯斜撑为角钢。
塔筒内爬梯和塔筒外爬梯的所有构件在安装前进行防腐蚀处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提供一种双曲线冷却塔爬梯,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优点:(1)冷却塔喉部标高以上采用塔筒内爬梯,解决了筒壁外爬梯倒悬的问题,降低了施工难度,在塔筒内的爬梯段,去除了风荷载的影响,增加了爬梯的安全可靠性;(2)由于采用塔筒内外两部分爬梯,所以塔筒内外爬梯可以同时施工,加快了施工进度,节省了施工时间;(3)与以往的直爬梯相比,采用“Z”型爬梯,检修人员攀爬时,不用四肢并用,如同爬楼梯一样,上下容易,攀爬方便,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河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河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0622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外曲线翅片管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冷却塔填料安装的扩紧杆及辅助治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