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云计算的矿井无线传感网络火情远程监控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05755.2 | 申请日: | 2017-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956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4 |
发明(设计)人: | 梁金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金凤 |
主分类号: | H04W4/38 | 分类号: | H04W4/38;H04W40/10;H04W40/20;H04L29/08;G08C17/02;E21F17/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7000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计算 矿井 无线 传感 网络 火情 远程 监控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矿井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云计算的矿井无线传感网络火情远程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矿井里面由于存在大量的煤气等易燃易爆气体,很容易发生火灾,一旦矿井中发生火灾,往往伴随着爆炸和塌方,会给矿工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的威胁,会给国家带来巨大的损失。
为监控矿井下的情况,目前人们普遍采用的是利用电缆来铺设检测网络,但是由于矿井里面结构复杂,现有的监控方法和系统存在安装不便、维护不便的问题,并且监控系统容易损坏,维修起来非常困难。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基于云计算的矿井无线传感网络火情远程监控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采集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提供了基于云计算的矿井无线传感网络火情远程监控系统,包括矿井监测无线传感器网络、云计算平台,矿井监测无线传感器网络与云计算平台通信连接;所述矿井监测无线传感器网络用于采集矿井环境传感数据,并将采集到的矿井环境传感数据发送到所述云计算平台,所述云计算平台用于接收、存储、处理和显示矿井环境传感数据,并在矿井环境传感数据异常时执行报警。
优选地,所述云计算平台包括收发模块、存储模块、中央处理模块、显示模块和报警模块,所述收发模块通信连接存储模块和中央处理模块,所述显示模块、报警模块通信连接中央处理模块。
进一步地,还包括智能终端,所述的智能终端通过通信网络与云计算平台连接,用于实时访问云计算平台中的矿井环境传感数据。
优选地,所述的矿井环境传感数据包括矿井监测区域温度、湿度、矿井周围的震动信号。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利用无线传感器网络监测技术实现了矿井的无线监测,安装便捷,且能够在矿井环境传感数据异常时进行报警,便于相关人员进行远程监控和防护。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图2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云计算平台的连接框图。
附图标记:
矿井监测无线传感器网络1、云计算平台2、智能终端3、收发模块10、存储模块20、中央处理模块30、显示模块40、报警模块50。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1,本实施例提供的基于云计算的矿井无线传感网络火情远程监控系统,包括矿井监测无线传感器网络1、云计算平台2和智能终端3,矿井监测无线传感器网络1、智能终端3皆与云计算平台2通信连接;所述矿井监测无线传感器网络1用于采集矿井环境传感数据,并将采集到的矿井环境传感数据发送到所述云计算平台2,所述云计算平台2用于接收、存储、处理和显示矿井环境传感数据,并在矿井环境传感数据异常时执行报警;所述的智能终端3通过通信网络与云计算平台2连接,用于实时访问云计算平台2中的矿井环境传感数据。
可选地,所述的智能终端3还用于接收云计算平台2在判定矿井环境传感数据超过正常阈值范围时输出的报警信号。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云计算平台2包括所述云计算平台包括收发模块10、存储模块20、中央处理模块30、显示模块40和报警模块50,所述收发模块10通信连接存储模块20和中央处理模块30,所述显示模块40、报警模块50通信连接中央处理模块30。
上述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例如收发模块10、存储模块20、中央处理模块30、显示模块40和报警模块50的功能可分别通过收发器、存储器、处理器、显示器和报警器实现。可选地,该报警器可为声光报警,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地,所述的中央处理模块20用于对矿井环境传感数据进行处理,包括判定矿井环境传感数据是否异常。例如,中央处理模块20将矿井环境传感数据与预先设定的正常阈值范围的边界值进行比较,并在矿井环境传感数据超过正常阈值范围时判定矿井环境传感数据异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金凤,未经梁金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0575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路延时控制台
- 下一篇:一种数控系统手轮操作手持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