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载高可靠性加固以太网交换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02786.2 | 申请日: | 2017-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067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汤晓磊;李家彦;黄庆海;王有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津航计算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4L12/931 | 分类号: | H04L12/931 |
代理公司: | 天津翰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0 | 代理人: | 付长杰 |
地址: | 300300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载 可靠性 加固 以太网 交换机 | ||
本发明一种车载高可靠性加固以太网交换机,该交换机包括机箱、总线背板、电连接器板、交换板和电源模块;所述总线背板用于网络接口信号、指示灯、电源的汇聚转接,总线背板通过金属结构的樑固定于交换机机箱内部,电连接器板通过螺钉固定于机箱后面板上,电连接器板通过印制板连接器与总线背板插接在一起,实现外部信号的输入;所述电连接器板上布置有调试串口连接器和不大于24个的航空连接器;电源模块和交换板都是标准的工业6U插板,插装于总线背板的CPCI连接器上;总线背板的指示灯信号通过导线引出至一个连接器,该连接器插装在指示灯板上;所述指示灯板能指示不大于24个网络接口以及系统工作状态、电源工作状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以太网交换机领域。具体为一种车载高可靠性加固以太网交换机。
背景技术
当前,普通商用以太网交换机使用RJ45连接器,交换机内部交换板一般使用螺钉固定在机壳上,并且电源系统采用普通220v交流电源供电。在工业和军用领域往往使用航空连接器替代RJ45连接器以提高连接的可靠性,每个航空连接器通过焊接导线连接到交换板上。
但是,当前的以太网交换机存在着以下不足:
1)商用的交换机或者普通加固交换机的电源系统不满足车载环境中的直流供电要求,并且电源的抗电磁干扰和抗电压过冲等性能一般,可靠性不高;
2)传统加固交换机由于需要使用较多航空连接器,因此需要焊接大量导线与交换板连接,高振动环境中增加了出现连接故障的概率,同时为了导线需要占据一定空间,因此增加了交换机的外形尺寸;
3)传统加固交换机的安装方式散热性能差,因此很难提高性能;
4)传统加固交换机内部模块硬件无法扩展或升级,并且不易拆卸维修。
因此,需要一种车载高可靠性加固以太网交换机,以满足实际应用中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为针对当前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车载高可靠性加固以太网交换机。该交换机通过加固交换机机箱、总线背板、电连接器板、标准6U交换板和电源块几部分的设计,利用电连接器板与总线地板对插方式减少内部线缆,通过电源模块和交换板贴壁散热设计提高散热效率(机理),可以实现可靠性高、易于生产维修的加固以太网交换机。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车载高可靠性加固以太网交换机,其特征在于该交换机包括机箱、总线背板、电连接器板、交换板和电源模块;所述总线背板用于网络接口信号、指示灯、电源的汇聚转接,总线背板通过金属结构的樑固定于交换机机箱内部,电连接器板通过螺钉固定于机箱后面板上,电连接器板通过印制板连接器与总线背板插接在一起,实现外部信号的输入;所述电连接器板上布置有调试串口连接器和不大于24个的航空连接器;电源模块和交换板都是标准的工业6U插板,插装于总线背板的CPCI连接器上;总线背板的指示灯信号通过导线引出至一个连接器,该连接器插装在指示灯板上;所述指示灯板能指示不大于24个网络接口以及系统工作状态、电源工作状态,通过螺钉固定于机箱前面板上,指示灯板布置有与航空连接器数量相匹配的指示灯,且指示灯能通过机箱前面板上的相应开孔看到;所述机箱后面板上还设置有电源连接器和保险,保险与电源连接器串联后再连接电源模块,电源模块的输出端连接交换板,为交换板供电;交换板和电源模块分别通过各自的导热板紧贴在机箱的内壁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突出的实质性特点是:
1)在交换机内使用一块总线背板进行网络接口信号、指示灯、电源的汇聚转接,通过印制板PCB的电磁兼容设计提高信号传输过程中的抗干扰能力,从而提高系统可靠性。总线背板预留通用CPCI连接器和电源插板连接器,可以使用符合CPCI国际标准的6U模块插板,方便硬件系统的升级改版和维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津航计算技术研究所,未经天津津航计算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0278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