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金花茶热烘时的摆动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01895.2 | 申请日: | 2017-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614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发明(设计)人: | 梁艳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兴鑫宇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11/18 | 分类号: | F26B11/18;F26B2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8199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金花 茶热烘时 摆动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金花茶热烘时的摆动装置,包括电动机、转杆、旋动仓、转动盘、横摆条、第一纵旋条、转动块和第二纵旋条。所述电动机中部上方设置有旋动仓,且所述旋动仓内部纵向设置有转杆,所述转杆上设置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两端垂直设置有横摆条。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电动机带动转杆转动,转杆带动转动盘转动,且转动盘带动两端的横摆条进行不断旋动对金花茶进行不断摆动,且横摆条带动第一纵旋调进行同步纵向摆动,提高了金花茶的摆动速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摆动装置,具体为一种用于金花茶热烘时的摆动装置,属于金花茶加工设备应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金花茶属于山茶科、山茶属,与茶、山茶、南山茶、油茶、茶梅等为孪生姐妹,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之一[1]。金花茶的花金黄色,耀眼夺目,仿佛涂着一层蜡,晶莹而油润,似有半透明之感。金花茶单生于叶腋,花开时,有杯状的、壶状的或碗状的,娇艳多姿,秀丽雅致。以前,人们没有见到过花色金黄的种类。金花茶由中国植物学家左景烈于1933年7月29日在广西防城县大菜 乡阿池隘第一次发现,1948年被我国植物学家戚经文正式命名为“Camellia nitidissima C.W.Chi”。国外称之为神奇的东方魔茶,被誉为“植物界大熊猫”、“茶族皇后”。
目前的用于金花茶热烘时的摆动装置存在着对金花茶摆动的效率慢,对金花茶摆动不够均匀、全面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用于金花茶热烘时的摆动装置。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用于金花茶热烘时的摆动装置,包括电动机、转杆和旋动仓,所述电动机中部上方设置有旋动仓,且所述旋动仓内部纵向设置有转杆,所述转杆上设置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两端垂直设置有横摆条。
所述横摆条上方垂直设置有第一纵旋条。
所述第一纵旋条顶部设置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一侧设置有第二纵旋条。
所述横摆条上垂直设置有三个第一纵旋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电动机带动转杆转动,转杆带动转动盘转动,且转动盘带动两端的横摆条进行不断旋动对金花茶进行不断摆动,且横摆条带动第一纵旋调进行同步纵向摆动,提高了金花茶的摆动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动机2、转杆3、旋动仓4、转动盘5、横摆条6、第一纵旋条7、转动块8、第二纵旋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所示,一种用于金花茶热烘时的摆动装置,包括电动机1、转杆2和旋动仓3,所述电动机1中部上方设置有旋动仓2,且所述旋动仓2内部纵向设置有转杆2,所述转杆2上设置有转动盘4,所述转动盘4两端垂直设置有横摆条5。
所述横摆条5上方垂直设置有第一纵旋条6。
所述第一纵旋条6顶部设置有转动块7,所述转动块7一侧设置有第二纵旋条8。
所述横摆条5上垂直设置有三个第一纵旋条6。
本发明在使用时,通过电动机1带动转杆2转动,转杆2带动转动盘4转动,且转动盘4带动两端的横摆条5进行不断旋动对金花茶进行不断摆动,且横摆条5带动第一纵旋条6进行同步纵向摆动,提高了金花茶的摆动速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兴鑫宇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东兴鑫宇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0189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兔耳兰春季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排屑清洁一体式中药制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