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处理用二次沉淀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00460.6 | 申请日: | 2017-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209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叶明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兴市洁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52 | 分类号: | C02F1/5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4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处理 二次 沉淀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处理用二次沉淀装置。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为使污水达到排水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
二次沉淀池是整个活性污泥法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整个系统的处理效能与二次沉淀池的涉及和运行密切相关,在功能上要同时满足澄清和污泥浓缩两方面的要求,它的工作效果将直接影响系统的出水水质和回流污泥浓度。从利用悬浮固体与污水的密度差已达到固液分离的原理来看,二沉池与一般的沉淀池并无两样,但是,二沉池的功能要求不同,沉淀的类型不同。因此,二沉池的设计原理和构造上都与一般的沉淀池有所区别。
在二沉池沉淀过程中,需要想二沉池中加入絮凝剂,以辅助悬浮物的沉淀,目前对于絮凝剂的添加一般是将絮凝剂加入药箱中,再采用送料泵泵入二沉池内部,与二沉池内的污水进行混合絮凝,这种絮凝剂的添加方式不利于絮凝剂与污水充分接触,导致二沉池中出现絮凝沉淀不均匀的现象,亟待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水处理用二次沉淀装置,其能够使得絮凝剂更加充分均匀的投入到沉淀设备中,与其中的污水混合均匀,形成相对均匀的絮凝块,有助于絮凝沉淀的进行,提高污泥压缩效率,实用性更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沉淀装置外壳、进水管、排泥管、溢流堰;沉淀装置外壳的一侧上部设有进水管,沉淀装置外壳的一侧中部设有排泥管,排泥管的下端设置在沉淀装置外壳的底部,沉淀装置外壳的顶部周壁设有溢流堰;它还包含倒置漏斗形过筛、支撑环、正反转电机、敲击锤、支撑圈、支撑架、料箱、出料阀、电机固定架;所述的倒置漏斗形过筛设置在位于沉淀装置外壳上部内侧壁的支撑环上,倒置漏斗形过筛的上方设有料箱,料箱的出料口上设有出料阀,料箱通过数个支撑架固定在支撑圈中部,支撑圈的下端固定在沉淀装置外壳的上端,所述的正反转电机通过电机固定架固定在支撑圈内侧壁;所述的正反转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敲击锤;所述的敲击锤的外端设置于倒置漏斗形过筛的上方;所述的正反转电机与外接电源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倒置漏斗形过筛的底部通过数个弹簧与支撑环连接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的排泥管的下端与环形泥管连通,环形泥管固定在沉淀装置外壳内底部,环形泥管的下部连接有数个排泥支管,数个排泥支管呈高低交错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的倒置漏斗形过筛的下边缘上部设有挡料板。
进一步地,所述的倒置漏斗形过筛的上端设有圆弧形不锈钢罩。
进一步地,所述的圆弧形不锈钢罩上表面呈圆周状分布有数个楞条,相邻楞条之间形成导流槽。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在沉淀装置外壳的上方设有倒置漏斗形过筛,当料箱排出絮凝剂时,絮凝剂沿着倒置漏斗形过筛下滑,与此同时,正反转电机工作,带动敲击锤对倒置漏斗形过筛进行敲击,絮凝剂在边下滑的同时边过筛分散,使得絮凝剂更加分散均匀的落入污水中,与污水中的悬浮颗粒结合沉淀。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发明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水处理用二次沉淀装置,其能够使得絮凝剂更加充分均匀的投入到沉淀设备中,与其中的污水混合均匀,形成相对均匀的絮凝块,有助于絮凝沉淀的进行,提高污泥压缩效率,实用性更强,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支撑圈、支撑架、料箱以及正反转电机的连接位置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圆弧形不锈钢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倒置漏斗形过筛与支撑环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沉淀装置外壳1、进水管2、排泥管3、溢流堰4、倒置漏斗形过筛5、支撑环6、正反转电机7、敲击锤8、支撑圈9、支撑架10、料箱11、出料阀12、挡料板13、圆弧形不锈钢罩14、电机固定架15、楞条16、导流槽17、弹簧18、环形泥管19、排泥支管20。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兴市洁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泰兴市洁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0046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