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纯水机浓水回收、直排与原水互换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98926.3 | 申请日: | 2017-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171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1 |
发明(设计)人: | 蒋志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蒋志远 |
主分类号: | C02F1/00 | 分类号: | C02F1/00;C02F10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创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7 | 代理人: | 吕学文;朱红涛 |
地址: | 833699 新疆维吾尔自治***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纯水 机浓水 回收 互换 系统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纯水机浓水回收、直排与原水互换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所述纯水机浓水回收、直排与原水互换系统包括:纯水机、单向止回阀和第一高压开关,所述纯水机的浓水出口经由浓水排水管连接至第一高压开关,所述纯水机与第一高压开关之间的浓水排水管上设置单向止回阀,从第一高压开关引出的浓水出水管与常开电磁阀出水端连接的原水出水管并联并连接至原水用水端,所述第一高压开关出水口引出的浓水出水管在与原水常开电磁阀出水端连接的原水出水管并联之前连接有水流开关或流量传感器。本发明具有不限制浓水排放量,可简单便捷的充分利用浓水;实现了浓水优先充分利用,同时使纯水机能够充分制水储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净水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纯水机浓水回收、直排与原水互换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RO净水原理也称RO逆渗透原理,RO逆渗透是一种通过目前国际流行的反渗透等办法对原水进行过滤处理(物理法)后不添加任何化合物而生产出可供人类直接饮用的纯净水机器(也称为终端净水设备)。
其原理为:市政自来水通过入水口经过多级滤芯后分离出纯净水供饮用,过滤产生的浓缩水经过固定废水比组合阀后流入下水道排放。以50G家用净水系统为例:限流阀流量为每分钟300CC,纯净水流量约每分钟100CC左右(随温度变化),俗称1∶3废水;当冬季水温降低纯净水与浓缩水排放比例可能高达1∶6甚至更高,浪费水更多。
为了提高对水资源的利用率,现有技术方案如下:
浓缩水脉冲排放节水技术:RO系统在工作状态下,以间断开启关闭浓缩水排放的方式,通过控制排放时间实现对浓缩水与产水量进行控制,虽然达到了节水目的;但是,泵压膜压均不稳定,膜腔内浓差极化严重导致膜堵塞结晶,严重缩短纯水机使用寿命。
缩小限流阀节水方式:较之现有限流阀采用一个流量更小的限流阀以实现更小的浓缩水排放量,具有节水作用,但是,原水水质差对RO膜寿命有影响,限流阀容易堵塞。
用容器对浓缩水存储通过生活用水利用型:是切实可行的节水技术方案,只要存储容器足够大,节水效果很好。但是,一是占用空间大、二是成本高、三是安装使用麻烦。
浓缩水与原水通过存储容器混合循环制水,同时通过生活用水利用型:额外占用空间,管路及零部件增多,设计复杂,故障率高,并且排放浓水水碱含量增高,再过滤造成滤芯使用周期缩减和纯水机使用寿命降低。
智能节水型:通过对原水TDS进行检测,调整浓缩水的排放量,具有科学合理,有一定的节水效果,缺点是成本高,控制要求高,适用所有区域使用。
上述现有技术,在解决纯水机费水的同时,均存在各自的缺陷,不利于大规模的推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纯水机浓水回收、直排与原水互换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用以解决现有纯水机在浓水回收方面所遇到的高成本、不便捷、影响寿命周期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纯水机浓水回收、直排与原水互换系统,所述纯水机浓水回收、直排与原水互换系统包括:纯水机、单向止回阀和第一高压开关,所述纯水机的浓水出口经由浓水排水管连接至第一高压开关,所述纯水机与第一高压开关之间的浓水排水管上设置单向止回阀,从第一高压开关引出的浓水出水管与常开电磁阀出水端连接的原水出水管并联并连接至原水用水端,所述第一高压开关出水口引出的浓水出水管在与原水常开电磁阀出水端连接的原水出水管并联之前连接有水流开关或流量传感器,所述常开电磁阀的进水端通过原水进水管连接至原水主管,所述单向止回阀的导通方向由浓水排水管指向浓水出水管,所述纯水机的纯水出口经由纯水排水管连接至纯水桶,所述纯水机与纯水桶之间的纯水排水管上设置有第二高压开关。
进一步地,所述单向止回阀与第一高压开关之间的浓水排水管上向外连接至浓水直排阀,所述浓水直排阀排水口连接至废水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蒋志远,未经蒋志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9892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