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跨网关迁移的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97780.0 | 申请日: | 2017-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237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赖利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锐捷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4 | 分类号: | H04L12/24;H04L12/46;H04L12/66;H04L29/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黄志华 |
地址: | 350002 福建省福州市仓***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网关 迁移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跨网关迁移的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用户终端进行跨网关迁移时,无法在保持IP地址不变的基础上更新户终端的ARP信息的问题,该方法为:确定用户终端由第一VLAN跨网关迁移至第二VLAN,通过虚拟网关调取用户终端对应于第一VLAN的第一ARP信息,并根据第二VLAN的网络配置信息对第一ARP信息进行更新,获得第二ARP信息,基于第二ARP信息,控制用户终端接入第二VLAN,这样,实现了用户终端保持IP地址不变的跨网关迁移,由于用户终端的IP地址不变,所以基于用户终端的IP地址的多项执行策略不变,从而节约了系统资源,也提高了系统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跨网关迁移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用户终端的便携性,虚拟局域网(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VLAN)下的用户终端发生跨网关迁移的现象越来越普遍。
现有技术中,不同的虚拟局域网(VLAN)及其对应的网关可以集成在同一个网络设备中。
参阅图1所示,假设VLAN 1和VLAN 2集成在同一网络设备中,其中,VLAN 1对应的交换机虚拟接口(Switch Virtual Interface,SVI)为SVI 1,对应的网关1的地址为192.168.1.1/24,而VLAN 2对应的交换机虚拟接口为SVI2,对应的网关2的地址为192.168.2.1/24。假设用户终端的物理地址(Media Access Control,MAC)为00-01-6C-06-A6-29,在用户终端进入VLAN 1时,分配到一IP地址为192.168.1.100,则网关1在本地的地址解析协议(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ARP)表中,对应用户终端保存以下信息:192.168.1.100,00-01-6C-06-A6-29,SVI 1,VLAN 1,端口1。基于上述信息,用户终端可以在VLAN 1下,通过网关1接入其他网络。
在进行网络通信的过程中,网关1接收到针对用户终端的报文时,会基于用户终端的IP地址192.168.1.100,查找到对应的MAC地址00-01-6C-06-A6-29和VLAN 1的网络配置信息,再基于MAC地址00-01-6C-06-A6-29将针对用户终端的报文发送至用户终端。
基于用户终端的便携性,当用户终端跨网关接入至VLAN 2时,通常需要在VLAN 2所在的网段中重新为用户终端分配IP地址,例如,将用户终端的IP地址由192.168.1.100-192.168.2.100,那么,网关2会在本地的ARP表中,对应用户终端记录以下信息:192.168.2.100,00-01-6C-06-A6-29,SVI 2,VLAN 2,端口2,那么,用户终端便基于更新后的IP地址,接入VLAN 2。
然而,现有技术下,通常会对应用户终端的IP地址设置多项执行策略,而IP地址更换后,需要重新制定这些执行策略,进而造成了系统资源的消耗。为了节省系统资源,通常希望在用户终端跨网关迁移后,保持原VLAN下使用的IP地址不变,然而,由于不同VLAN所在的网段不同,在目标VLAN下,用户终端在原VLAN下使用的IP地址无法被识别,因此,用户终端无法通过目标VLAN获取网络资源。
例如,参阅图1所示,当用户终端跨网关由VLAN 1接入至VLAN 2时,网关2无法识别用户终端在VLAN 1下使用的IP地址192.168.1.100,因此,必须将用户终端的IP地址更新为在VLAN 2下使用的IP地址192.168.2.100,用户终端才能接入VLAN 2。
有鉴于此,需要设计一种新的跨网关迁移的方法,以克服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跨网关迁移的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用户终端进行跨网关迁移时,无法保持用户终端的IP地址不变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锐捷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锐捷网络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977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驾驶室内防盗系统
- 下一篇:丰唇组合物及其丰唇唇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