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有过滤效果的农业用小麦脱粒机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97183.8 | 申请日: | 2017-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437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2 |
发明(设计)人: | 张梦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中研专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F7/06 | 分类号: | A01F7/06;A01F12/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过滤 效果 农业 小麦 脱粒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带有过滤效果的农业用小麦脱粒机。
背景技术
脱粒机为收割机械,指能够将农作物籽粒与茎秆分离的机械,主要指粮食作物的收获机械。根据农作物的不同,脱粒机种类也不同。如“打稻机”适用于水稻脱粒;用于玉米脱粒的称为“玉米脱粒机”等等。打稻机俗称“打谷机”,为最常见水稻脱粒机械。需要先将水稻收割以后,通过这种机械将水稻谷粒与茎秆分离。脱粒机分为二类,一类依靠人力驱动,称为“人力脱粒机”,为半机械化工具;将脱粒机改为动力驱动,则称为“动力脱粒机”。 脱粒机的出现大大降低了水稻收割的劳动强度,同时也改善了农业生产力。现在的小麦脱粒机在对小麦进行脱粒时,会将小麦的一部分茎秆打碎,打碎的小麦茎秆会随着小麦一起进入到脱粒机内部,混杂在小麦之间,这样小麦种会含有杂质,不便处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过滤效果的农业用小麦脱粒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在的小麦脱粒机在对小麦进行脱粒时,会将小麦的一部分茎秆打碎,打碎的小麦茎秆会随着小麦一起进入到脱粒机内部,混杂在小麦之间,这样小麦种会含有杂质,不便处理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过滤效果的农业用小麦脱粒机,包括传送带、底部固定板、小麦本体、第一支撑板、第一连接板、第二支撑板、废料出口、出口壳体、第一收集箱、滑动槽和壳盖,所述传送带的上方设置有顶部固定板,且顶部固定板与主壳体相连接,所述底部固定板与主壳体相连接,且底部固定板为倾斜结构,所述小麦本体位于传送带和底部固定板的上方,且小麦本体的尾部与脱粒滚筒相接触,所述第一支撑板位于主壳体的左侧,且第一支撑板上设置有第一电动机,所述第一电动机与脱粒滚筒相连接,且脱粒滚筒位于主壳体的内部,所述第一连接板与主壳体相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位于主壳体的右侧,且第二支撑板上设置有第二电动机,所述第二电动机与风扇相连接,且风扇位于第一连接板的下方,所述废料出口设置在主壳体上,所述出口壳体与主壳体相连接,且出口壳体的底端为漏斗状,所述第一收集箱设置在出口壳体的下方,所述滑动槽设置在主壳体的内壁上,且滑动槽与过滤网相连接,所述过滤网的下方设置有第二连接板,且第二连接板设置在主壳体的内壁上,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收集箱,所述壳盖设置在主壳体的底端,且壳盖与主壳体之间构成转动机构。
优选的,所述传送带的表面设置有咬合齿,且传送带和顶部固定板的长度大于主壳体的长度。
优选的,所述脱粒滚筒上设置有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脱粒齿,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相连接,且第一连接杆上设置有脱粒齿。
优选的,所述脱粒齿呈等间距分布在第一连接杆,且脱粒齿的底端为弧形结构,同时脱粒滚筒为镂空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板位于脱粒滚筒的下方,且第一连接板的形状结构为弧形,同时第一连接板之间的距离小于风扇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滑动槽与过滤网之间为滑动连接,且过滤网的形状结构为倾斜状。
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板共设置四块,且第二连接板的形状结构为倾斜状,同时第二连接板所构成的形状为倒四棱柱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带有过滤效果的农业用小麦脱粒机,在传送带的表面设置有咬合齿,同时在传送带的上方设置有顶部固定板,这样在对小麦本体进行脱粒时,可以将小麦本体从传送带的左端放入,小麦本体被咬合齿和顶部固定板牢牢的固定在传送带上,然后从左到右移动,在移动过程中尾部碰到脱粒滚筒进行脱粒,然后小麦本体的主要茎秆从传送带的右端掉落,这样整个脱粒过程中不需要人为进行操控,降低劳动强度,节省人力成本,脱粒滚筒为镂空结构,这样便于小麦颗粒从脱粒滚筒的内部掉落到第一连接板上,同时脱粒齿的底端为弧形结构,这样在对小麦本体进行脱粒时,不会对小麦造成损伤,第一连接板的设置便于将脱离下来的小麦集中在一起让风扇吹出的风进行筛选,空壳小麦和碎茎秆会被吹走,过滤网的设置可以进行第二次过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主壳体内部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主壳体内部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脱粒滚筒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二连接板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壳盖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中研专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中研专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9718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避障自动割草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农作物防潮储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