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从头合成维生素B12 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96896.2 | 申请日: | 2017-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978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张大伟;房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1/21 | 分类号: | C12N1/21;C12P19/42;C12R1/19 |
代理公司: | 上海一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6 | 代理人: | 肖艳;徐迅 |
地址: | 300308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从头 合成 维生素 base sub 12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从头合成维生素B12的大肠杆菌重组菌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具体地,本发明以大肠杆菌为出发菌株,构建了包含HBA基因模块、HBAD基因模块、CBAD基因模块和Cbi基因模块的工程菌,所述工程菌不仅高效快速生产B12(产率高出现有技术至少50倍),甚至可以以简单化合物的原料,从头合成维生素B12。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从头合成维生素B12的大肠杆菌重组菌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维生素B12又称氰基钴胺素,是工业生产应用的一种稳定的钴胺素形式。钴胺素主要包括腺苷钴胺素(脱氧腺苷钴胺素)、甲基钴胺素、羟基钴胺素和氰基钴胺素。腺苷钴胺素的化学结构包括一个中心钴啉环、上配体(腺苷基团)和下配体(5,6-dimethylbenzimidazole,DMBI)。
限于化学合成成本极高,维生素B12只能通过微生物发酵来获得。维生素 B12从头合成途径包括好氧途径和厌氧途径两种。目前维生素B12工业生产菌株主要有脱氮假单胞菌(Pseudomonas denitrifican)、苜蓿中华根瘤菌(Sinorhizobium meliloti)、费氏丙酸杆菌(Propionibacterium freudenreichii)、谢氏丙酸杆菌 (Propionibacteriumshermanii)等。
大肠杆菌可以通过补救合成途径合成维生素B12,遗传背景清晰,易于遗传操作,培养方法简单,生长迅速,因此可以替代传统的菌株用于生产维生素B12。关于大肠杆菌合成维生素B12的研究很少。
传统维生素B12生产菌株生长周期长,例如,中华苜蓿根瘤菌和脱氮假单胞菌发酵周期大约十天;培养基成分复杂,有的培养基中需添加各种维生素,增加了生产成本;有的生产菌株,例如,费氏丙酸杆菌,发酵培养时会生成大量丙酸,维生素B12得率低。好氧合成途径合成维生素B12中部分反应是未知的。而已报道在大肠杆菌中通过好氧合成途径合成维生素B12的先例都没有通过严谨的方法对维生素B12做鉴定,而是通过营养缺陷型菌株检测维生素B12。这种检测方法会产生假阳性。同时,现有技术中利用大肠杆菌合成维生素B12的产量都不高,不能满足工业生产的需求。因此,本领域迫切需要开发适用于工业生产的从头合成维生素B12的大肠杆菌重组菌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从头合成维生素B12的大肠杆菌重组菌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生产维生素B12或其前体的工程菌,所述工程菌为大肠杆菌,并且所述工程菌含有外源的基因模块(gene module),所述的基因模块包括:
(a)HBA基因模块,所述HBA基因模块表达用于生物合成HBA的基因;
较佳地,所述的用于生物合成HBA的基因包括:cobA、cobI、cobG、cobJ、 cobM、cobF、cobK、cobL、cobH。
(b)HBAD基因模块,所述HBAD基因模块表达用于以HBA为原料,生物合成 HBAD的基因;
较佳地,所述的用于生物合成HBAD的基因包括:cobB基因;
(c)CBAD基因模块,所述CBAD基因模块表达用于以HBAD为原料,生物合成 CBAD的基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9689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