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信息中心网络中信息缓存路由方法、系统及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94703.X | 申请日: | 2017-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637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王进;丁微微;李领治;贾俊铖;张书奎;朱艳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12/721 | 分类号: | H04L12/721;H04L12/751;H04L12/771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罗满 |
地址: | 21510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信息中心 网络 信息 缓存 路由 方法 系统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信息中心网络中信息缓存路由方法、系统、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信息中心网络的状态参数,状态参数包括源节点参数、中间节点参数、目的节点参数、节点间的第一内容传输关系;基于状态参数及目标条件建立目标线性规划模型;求取目标线性规划模型的解值,并基于解值获取与目标条件对应的缓存及路由方法。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信息中心网络中信息缓存路由方法借助线性规划方法来获取与目标条件对应的缓存及路由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如何提高信息中心网络中合作缓存方式的适用性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信息中心网络中信息缓存路由系统、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也解决了相应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编码在信息中心网络中内容分发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信息中心网络中信息缓存路由方法、系统及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大数据的发展,网络中数据通信量激增,特别是多媒体数据的迅速增长,需要更加合理的利用网络资源,这就需要对网络架构做出改进。
现有的一种网络架构是信息中心网络,其引入了命名内容的概念,并允许网络内部节点进行缓存。最新的信息中心网络缓存信息内容的方法是合作缓存,在该种缓存方式中,中间内容路由器通过与邻居节点共同决定该如何缓存信息来有效提高缓存效率。
然而,现有技术中并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合作缓存方式,使得应用该方法选择出的缓存及路由方法可以节约网络资源、降低数据获取延迟、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性等,使得现有的合作缓存方式的适用性较低。
综上所述,如何提高信息中心网络中合作缓存方式的适用性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信息中心网络中信息缓存路由方法,其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如何提高信息中心网络中合作缓存方式的适用性的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信息中心网络中信息缓存路由系统、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信息中心网络中信息缓存路由方法,包括:
获取信息中心网络的状态参数,所述状态参数包括源节点参数、中间节点参数、目的节点参数、节点间的第一内容传输关系;
基于所述状态参数及目标条件建立目标线性规划模型;
求取所述目标线性规划模型的解值,并基于所述解值获取与所述目标条件对应的缓存及路由方法。
优选的,所述基于所述状态参数及目标条件建立目标线性规划模型包括:
构造一个虚拟节点,基于所述状态参数建立与所述虚拟节点对应的第二内容传输关系;
基于所述状态参数、所述第二内容传输关系及目标条件建立目标线性规划模型。
优选的,所述获取信息中心网络的状态参数之后,所述构造一个虚拟节点之前,还包括:
基于所述状态参数,将所述信息中心网络表示为第一有向图;
其中,所述第一有向图的格式包括:G=(V,E),G表示所述第一有向图,V表示源节点、中间节点及目的节点的集合,E表示与所述第一内容传输关系对应的边集合;
所述基于所述状态参数建立与所述虚拟节点对应的第二内容传输关系之后,所述基于所述状态参数、所述第二内容传输关系及目标条件建立目标线性规划模型之前,还包括:
基于所述虚拟节点及所述第二内容传输关系将所述第一有向图转化为第二有向图;
其中,所述第二有向图的格式包括:B=(X,Y),B表示所述第二有向图,X表示所述V与所述虚拟节点的集合,Y表示所述E与所述第二内容传输关系的集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9470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