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痕量汞分析的反应釜及汞捕集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94424.3 | 申请日: | 2017-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930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4 |
发明(设计)人: | 刁星;曹梦西;刘广良;梁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19/00 | 分类号: | B01J19/00;B01J19/24;B01J4/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房德权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进气管 釜盖 反应釜 釜体 痕量汞 进气孔 捕集 聚四氟乙烯 釜体下部 痕量分析 出气孔 第一端 注液口 连通 残留 分析 体内 延伸 配合 | ||
本发明属于汞痕量分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痕量汞分析的反应釜及汞捕集结构;所述反应釜包括:釜体、釜盖以及进气管;所述釜盖与所述釜体配合相连;所述釜盖上开设进气孔,所述进气管设置在所述釜体内,所述进气管的第一端与所述进气孔连通,所述进气管的第二端延伸到所述釜体下部;所述釜盖上开设出气孔以及注液口;其中,所述釜体、釜盖以及进气管采用聚四氟乙烯。本发明提供一种降低汞残留的反应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汞痕量分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痕量汞分析的反应釜及汞捕集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测定环境介质中的痕量汞化合物普遍通过消解方法将汞化合物氧化成二价汞离子,再利用还原剂将二价汞离子在反应釜中还原成气态汞,利用金砂捕集管通过与气态汞生成金汞齐而将气态汞捕集固定,最后利用原子荧光或原子吸收仪器测定金汞齐吸附管热脱附下来的汞浓度。
现有的反应瓶一般采用普通玻璃瓶或石英瓶,但是在探索测定汞样品的新方法尤其是开发测定合成的汞化合物的方法时,由于消解不完全,还原剂量不够或反应时间不合适等因素,会造成汞化合物在反应瓶中残留,对实验造成空白值偏高,测定值不稳定,最终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不仅如此,在处理反应瓶中残留的汞化合物时,也会造成反应瓶一定程度的损伤。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痕量汞分析的反应釜及汞捕集结构,解决现有技术中痕量分析中汞残留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痕量汞分析的反应釜,包括:釜体、釜盖以及进气管;
所述釜盖与所述釜体配合相连;
所述釜盖上开设进气孔,所述进气管设置在所述釜体内,所述进气管的第一端与所述进气孔连通,所述进气管的第二端延伸到所述釜体下部;
所述釜盖上开设出气孔以及注液口;
其中,所述釜体、釜盖以及进气管采用聚四氟乙烯。
进一步地,所述反应釜还包括:进气嘴;
所述进气嘴与所述进气管第二端连通;
所述进气嘴上开设通孔阵列。
进一步地,所述进气孔上设置用于连接惰性气源的进气接头。
进一步地,所述进气管的第一端与所述进气孔螺纹相连,并通过第一密封垫密封;
所述进气管的第二端与所述进气嘴螺纹相连,并通过第二密封垫密封。
进一步地,所述出气孔上设置用于连接汞捕集结构的出气管。
进一步地,所述注液口上设置与之匹配的注液口堵头。
进一步地,所述釜盖上开设观察窗,并通过透光石英玻璃封闭。
进一步地,所述透光石英玻璃通过固定块压紧在在所述釜盖上;
所述透光石英玻璃与所述釜盖之间设置第三密封垫,所述透光石英玻璃与所述固定块之间设置第四密封垫。
所述釜体、釜盖以及进气管采用聚四氟乙烯。
一种痕量汞分析用汞捕集结构,包括:纯氮气源、金砂捕集管以及所述的反应釜;
其中,所述纯氮气源连接所述进气孔,所述金砂捕集管连接所述出气孔。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汉大学,未经江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9442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